您的位置 首页 > 歌词库

古老的信天游简谱王宏伟_古老的信天游歌词

1.信天游原唱

2.信天游回延安原唱

3.原上那曲信天游

4.我低头向山沟是什么歌的歌词?

古老的信天游简谱王宏伟_古老的信天游歌词

陕北年俗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腊月里随着年气的潮起,就进入忙年了。这时最辛苦的要数农家的妇女。她们要忙一家人的吃和穿,里洗外涮,蒸馍馍,做米酒,炸糕压豆腐,里里外外大扫除。赶集置办年货,便是男人们的事了。卖掉自家的鸡和羊,换回招待朋友的烟、酒、糖、茶,给父母置办新衣,给儿女扯块花布,还不忘买上几挂鞭炮。

腊月二十三要送灶君上天。灶神是天老爷派到人间挂不上“品”的小神,但是这反而让他跟人民群众最“贴近”。供奉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就仿佛人间的夫妻:灶王龛大都设在灶台北边或者东边,身着红衣;挽起发鬓的灶王奶奶和慈眉善目捋得顺溜黑胡须的灶王爷端坐在两只大红公鸡之间。一年365天。一天三顿,观察记录着各家锅中的稠稀。

“有钱没钱,不能带毛过年。”这是这里流行已久的一句俗话。临近春节,男人剃头,女人剪发是陕北的规矩。

陕北的妇女更是手巧,她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母亲那里学来剪纸的活计,五颜六色的纸在她们手中转着剪着,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牡丹、石榴、大公鸡了……摸样长的俏不俏,窗花剪得好不好也是当地人谈婚论嫁的标准。哪家的窗花剪得好,定会赢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除夕在陕北叫“月尽”, 这天也是当地人最忙碌的一天,贴完窗花贴对联,大门贴,二门贴,窗上贴完路口上贴,门口贴上“出门见喜”,石碾子贴上“青龙大吉”,就连鸡窝也贴上“鸡多蛋大”的红对联,家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娃娃也穿起了红衣服,山乡一片喜气,红火。

天色将晚,村中各家各户都冒起了阵阵炊烟,农家的除夕宴开始准备了。这顿饭很讲究,鸡、鸭、鱼、肉就不必说,更有自家的粉汤炖羊肉和自酿的黄米酒,通常都是双数,十大碗、八大碟,满的冒尖,图的是年年有余。年宴前放炮、烧香、叩拜完神仙祖宗年宴这时就正式开始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不时还会唱起了酒曲。这顿饭吃的很长,你若这时出去走走,定会被每家每户传出的欢声笑语所感染。除夕夜还有守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玩耍,大人要在小孩的枕头下放炮仗、大蒜、面花和压岁钱。院中要挂起长明灯,年纪大的人按习惯在自家的锅里放些吃的东西,这叫“照锅”,代表一年不愁吃喝,在门口放把菜刀或斧子,这叫“照门”,驱邪避魔,四季平安。

鸡叫头遍,人们争先放炮迎灶神,开始和面包饺子,饺子里还放一些硬币,谁吃到运道好有福禄。

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回娘家,初三各村起秧歌、闹红火。后生们吃饱了肉,喝足了酒,憋足了劲扭着秧歌去拜年——沿门子。初三一大早,组织者便抬着锣鼓家什四处唤人起红火,后生们听见锣鼓响,纷纷赶来,墨汁画眉,胭脂打脸,少扮老,男扮女,其实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白羊肚手巾扎头上,白衫绿裤穿身上,腰中挎着柳木鼓,威武神气。细细一数正好28位,他们分别代表着天上28星宿,随着铳炮响起,秧歌队先拜庙、敬神、娱神,然后就是沿门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户,伞头便会触景生情,即兴编出恰当的歌词唱与主人,好坏全凭伞头一张嘴,有喜则贺,有难则表示同情鼓励和慰问,办丧事则唱词至哀,使喜亦乐、怒也乐、哀也由哀转变为乐。几起秧歌唱的主人乐呵呵,有时能唱的主人也跟着对应几句。伞头还不时应主人要求用手中的六棱木斗在宅前来回舞动,传说伞头手中的六棱木斗是王母娘娘门前的奎木斗,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主人不停地给各位敬烟敬酒,送醉枣儿装花生。临走秧歌队还会要些灯油和布头(油是村上观灯会用的,布头是给那些不能生育的人做百家衣用的。)随着主人送客鞭炮的响起,秧歌队又扭进了下一个院子……

陕北的庙会渐渐遍及城乡,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地处黄河岸边的白云山更是香客云集,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遂成闹市。

陕北乡间的小庙会,转庙会更是有趣,这些分散在四乡的庙会,有的是固定地点、时间,每到这个日子,四村八邻便会云集这里过庙会。有的则不然,庙会轮流转,几个、几十个村子,要几年、几十年才能轮到一次。临时搭建的庙和戏台前,成了各村人聚集的地方。陕北有“正月里来忙两班”的说法。正月里最忙要数吹乐班和小戏班了,各村沿门子、闹红火要有响劲,请吹乐班帮忙,乡村过庙会喜庆一番,要戏班助兴,戏班一来,一唱就是三天,从上午上台开始装扮,一直唱到午夜明月高照,众人散去,吃喝全在舞台上。从正月开始,哪里有庙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戏台对面的小庙里香火袅袅入云,香客川流不息,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磕头的乡亲。庙里敬的是玉皇大帝、关帝爷和王母娘娘。对面戏台上的大戏也是为他们请的,祈盼众神能保佑百姓四季平安、驱病除灾、得子得福。庙与戏台间的空地上,是来自四邻的人们。老人们已融入到戏里去了,年轻人、小娃娃四处转着,看着。杂货摊上五颜六色。杂耍、说书的锣鼓震耳。小吃摊上热气腾腾,丰盛的地方小吃吸引着逛庙会的人们。羊肉荞面合络、荞面碗团、荞面抿节,全是当地地道荞面做的食品。一团团荞面放在压面床子上,师傅将自己整个身体放在压杆上,使劲一压,只见细细圆圆的饸络面落在已沸腾的锅里,师傅将煮好的饸络捞起,分入碗中,浇上先前炖好的羊肉臊子、洒上香菜、韭菜末、麻油、辣椒油等佐料,美味扑鼻。摊上还有驴板肠、炸福糕、马蹄酥、油果子、羊杂碎、粉汤扁食……如能一一品尝,真是别有一番诱人风味。

元宵节在陕北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日子,村中出去沿门子的秧歌队转了一大圈,都在这时赶回来了。吃元宵、闹秧歌、转九曲、观灯、放花是这块土地上独有的活动。

正月十五还是道教上元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这是乡人最为看中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鞭炮声,欢笑声连成一片。人们尽情欢乐。各个集镇、县城每年一度的秧歌汇演更是将年节推向高潮。真可谓万家空巷,人流如潮,各乡各村选送的秧歌、腰鼓、社火把集镇、县城的大街小巷塞得满满的。文场子、武场子、划旱船、放竹马、跳秧歌、唱道情。唢呐声吹的人如痴如醉。到处是人山人海,从街这边挤到街那边,不是被挤掉了帽子就是挤掉了鞋。小孩怕挤,被大人高高举过头顶,和大家一块观看着一年一度的盛事。

火塔塔是这里正月十五的一大景观。村头、街头、门前用大块煤炭垒成宝塔形状。听当地人讲最大的火塔塔要用三、四车优质煤炭来垒呢,每当明月升起,全村的人们围着燃烧的煤塔载歌载舞,熊熊的火焰旁,唢呐吹手如醉如痴,牛皮鼓子铿锵有力,欢歌笑语声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空。大人不时抱起未成年的小孩在火上燎一燎,这叫燎百病,保百病不得,平平安安。

元宵节的夜空更是绚丽,米脂绥德一带农村的打花杆更是让人陶醉,一棵一抱粗细30多米长的木头上,横竖捆扎了上百种之多的各式礼花炮仗,立在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族长一声令下,一条火龙直飞云天,花杆顿时火树银花,夜空被渲染的五彩缤纷,极为壮观。好客的农家端出热腾腾的米酒,唱出醉人的信天游一遍又一遍。

灯火、歌谣和凛冽的寒风回荡在这块覆盖着厚厚黄土的地方,这就是陕北的正月。

信天游原唱

歌曲名:信天游

歌手:胡月

专辑:滚石九大天王之十二出好戏

胡月 - 信天游

~~~~~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沟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雁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沟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雁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雁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信天游回延安原唱

《信天游》的原唱是王斯。

《信天游》这首歌是由王斯在1986年首唱,后来1987年被程琳翻唱,由此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

王斯,参加过全国巡演,是将南国流行音乐传播到中国内地的第一人。1992年,她只身远赴澳大利亚,为悉尼的舞台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她经常应邀到东南亚、加拿大和美国巡回演唱。她能演绎华语、粤语、戏曲、台语、英语、日语、越南语歌曲,能够理解所有演唱歌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色。

《信天游》,歌曲原名《寻觅-信天游》,收录于“太平洋”80年代的一张唱片里面,该唱片包括6首广东音乐人的原创作品。

《信天游》的歌词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原上那曲信天游

《信天游》原唱是程琳,收录于程琳1987年发行的专辑《新歌1987》,歌曲《回延安》的原唱是刘秉义。

《信天游》歌词: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歌手简介

程琳,出生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父母从事豫剧表演,而且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始创人,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豫剧表演人才,成绩卓著。来自艺术世家的程琳受家庭良好的艺术氛围影响,她自幼便酷爱音乐。6岁的时候,父母给小程琳买了一把二胡,7岁开始从师二胡名家学艺,8岁登台演出,在河南少儿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被当地人誉为“九岁红”。

12岁考入海政歌舞团,担任二胡独奏。13岁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从此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随着《小螺号》、《童年的小摇车》盒带的脱销,中国第一个流行歌星诞生了。

我低头向山沟是什么歌的歌词?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

? 这首陕北民歌不止一次撞击过我的心灵。

? 一说到陕北,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苍凉”,似乎这里的春天总是来迟,满目暗灰色,植被稀疏,雨水的刻痕无处不在。小时候觉得陕北的代名词是窑洞,而现在,一提到陕北,脑海里萦绕的,是那一首首听不清歌词却痴迷那调调的信天游。

第一次听陕北民歌,是在《血色浪漫》里。秦岭唱《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时,我的眼睛里像片中的钟跃民一样噙满了眼泪。

满天的花呦满天的云

细箩箩淘沙半箩箩金

妹妹荷花一针针

针针都是想那心上人

......

词中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是那种悲凉拨动了心里最脆弱的情弦!特别是听到那一声拖长声的“哥啊......我前半生绣,后半生绣,绣一对鸳鸯长相守”的时候,真不由得你不泪花花流。两个挚诚的青年人把一首首民歌作为恋爱中的情话,唱出千百年来最质朴的爱情。剧中《走西口》的唱出,预示着一段悲苦爱情的暂时性终结。黄土高原地势奇特,两个人隔得距离不远,中间却嵌着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沟,无法靠近。钟跃民终究要离开这土坷垃,秦岭没说太多的话,怕误了哥哥的大好前程,所有的不舍,所有的思念,全都融在两行清泪之中,化成了一句句歌:

紧紧拉着哥哥的手

汪汪眼泪扑沥沥地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早回家门口

......

第二次听这首歌,是《人生》里的德顺老汉唱的。德顺老汉和加林、巧珍在村对面的简易公路上套好架子车,已经临近黄昏,远远近近都开始模糊起来了。对面村子里,收工回来的人声和孩子们的叫闹声,夹杂着正在入圈的羊的咩咩声,组成了乡间这一刻特有的热闹和骚乱气氛。

这时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终于光明正大的向川道上走去。他们要把自己的幸福向整个世界公开展示,他们现在更多的感受是一种庄严和骄傲。德顺老汉看到这一幕,高兴的抿了一口酒,醉意便上来了。驴儿打着响鼻,蹄子在土路上嘚嘚得敲打着。月光迷迷蒙蒙,照出一川泼墨似的庄稼。老汉给这对小青年讲起了他许久以前的故事:那时,我就在无定河畔的一个歇脚店里,结交了店主家的女子,成了相好。那女子叫个灵转,长得比咱县剧团里的小旦还俊样。我每次赶牲灵到他们那里,灵转都计算得准准的。等我一在他们村的前砭上出现,她就唱信天游迎我哩。她的嗓音真好啊!就像银铃碰银铃那样好听......我唱给你们听——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灯

戴上了那个铜铃子呦哇哇的声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呦走呀走你的路

......

? 老汉唱完,长长地吐了口气,说:我进那店就不想走了。灵转背着她爸,偷得给我吃羊肉扁食,荠面饴烙......一到晚上,她就偷偷得从她的房子里溜出来,摸到我的窑里来了......一天,两天,眼看时间耽搁得太多了,我只得又赶着牲灵,起身往口外走。那灵转哭得像跟个泪人一样,直把我送到无定河畔,又给我唱信天游——

哥哥你走西口

万不要交朋友

交下的朋友多

你就忘了奴——

有钱的是朋友

没钱的两眼瞅

哪能比上小妹妹我

天长日又久. .....

我觉得这不仅是灵转唱的,同样也是巧珍唱给高加林的,而后面的事实也证明,巧珍仍然一心一意的等着她心爱的男人,可高加林却走出了“西口”,变了心。淳朴的乡民不会因为一个人做了坏事而去报复他,只是憋着无尽的委屈和眼泪,声嘶力竭地喊上一句:老天爷会报应他啊!作者路遥好像真的得到了上天的旨意,关于高加林最后的结局,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第三次听《走西口》,是余秋雨老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用其年代之笔为我讲的。 当秋雨先生第一次来到平遥古城时,第一眼是被这里遗留下来的钟鸣鼎食的气派所吸引的。这里的街道并不宽,每一个体面门庭的门槛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这儿是如何的车水马龙地热闹。这些马车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境之外,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扬鞭千里的英武气,驮载着远方的风土人情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据史料记载,在十九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所想到的这些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纪初,山西仍然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这样赋予山西人民的荣光,是靠一辈辈筚路蓝缕的山西人“走”出来的。山西平遥、祁县、太谷一带,自然条件并不好,没有太多的产物。面对这样贫瘠的土地,终日和“穷”打交道,怎么办?可以你争我夺,蝇营狗苟;可以自甘潦倒,忍饥挨饿;可以埋首终身,聊以糊口;当然,也可以破门而入,抢掠造反。然而他们并未这样做。

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以外的辽阔天地,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他们多数没有多少文化,却向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提供了一些另类思考。

他们选择了“走西口”。

实践证明,这条路确实可以打破贫穷。从清代前期开始,山西农民“走西口”的队伍越来越大,刚刚结完婚的男子因为要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背上行囊,痛心西走的也越来越多,于是这首信天游才被千万个女性吟唱。以前从来没想过这首《走西口》为何被传至大江南北,现在,我明白了,每唱一首,就是一曲别离。

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还是走了。

你只见他走,不见他回。创业艰难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迎面向我走来的这个男人,已鬓角微霜,他已经十几年或是几十年没回家了。而有的,早已尸骨埋他乡。于是,年轻恋人的歌声更加凄楚了: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去要多少时候

盼你也要白了头!

……

一句妹来一声哥,信天游用最质朴的语言唱出最真的爱情。每每听到这首西北之歌,我都会为背后的恋人们落泪。感叹这些女子的坚韧,为了一个无法确定的期限,她们可以甘愿等,心塌地。就像《边城》里的翠翠,仍然在等着在睡梦中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那个青年。

不过,大西北的女子在每日唱出的那一首首信天游的时候,是终究坚信她的男人“明天”就会回来!

信天游。

歌词: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介绍:

程琳,出生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父母从事豫剧表演,而且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始创人,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豫剧表演人才,成绩卓著。

来自艺术世家的程琳受家庭良好的艺术氛围影响,她自幼便酷爱音乐。6岁的时候,父母用四元钱给小程琳买了一把二胡,7岁开始从师二胡名家学艺,8岁登台演出,在河南少儿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被当地人誉为“九岁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