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歌词库

抄歌词的本子的第一页怎么写_抄歌词用什么本子合适

1.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2.你们小时候的歌词本都是什么样的?

3.你的手抄歌本还在吗

抄歌词的本子的第一页怎么写_抄歌词用什么本子合适

小本子的做法如下:

材料:白纸、订书机、胶棒、剪刀、彩笔。

1、先准备若干张相同大小的白纸,不要太多,可以从旧本子上扯下来的。将每一张对折,放在一起。

2、接下来,用订书机将其订在一起。

3、拿一张较厚的纸粘在上面,太薄的封面容易坏。觉得不整齐可以拿小刀、剪裁剪一下。想画什么想写什么都可以在封面上留下,若不知道画什么可以借鉴。这样一本精致美观的小本子就制作成功了。

小本子的用途:

1、可以从杂志上收藏自己喜欢的明星的信息、照片等贴到自己的本子上。

2、可以写一些日记、朋友的信息、自己的格言等等。

3、可以抄写一些歌词、上经典的语录、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口头禅、家人给自己的忠告等。

4、可以将自己的照片画出来或打印出来贴上,以后回首往年,想起一些美好的回忆。

5、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在旁边配上插图,偶尔自娱自乐一下。

6、可以从报纸、书上、上抄下自己喜欢的文章。

7、还可以收藏一些名人名言,时刻鼓励自己,警示自己。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爸爸有一个歌词本,后来送给我啦,那里面不光是歌词哦,歌谱也有(当然都是简谱啦,偶也看不太懂五线谱的说~~~).

后来我就继续拿那个本子抄,因为我听歌和身边的同学都不太一样,最注重的不是曲调倒是歌词,所以我基本上不听自己听不懂歌词的歌(比如轻音乐\日文歌\韩文歌\粤语歌,英文歌还是偶尔听的,毕竟也学了几年英语嘛).遇到好的歌词我就会抄下来.所以爸爸给的歌词本上可以看出两代人的听歌差异~~~呵呵~~

而且我有改编歌词的习惯,上面也说了我不是很懂谱曲,但因为一直以来作文都还不错,所以总喜欢把一些歌词自己改编了,有些是基于原词,改动比较少,或者改成搞笑版的(就有点像现在的"恶搞"啦~~~);有些就不能算基于原词啦,被我改得基本上没有原词的痕迹了,就好象重新给那个曲子填词吧,相当于我借用一下人家的曲调.这些改编的歌词我都抄在另一个本子上,有的时候还会按自己写的词唱唱~~呵呵,自娱自乐啦~~~

你们小时候的歌词本都是什么样的?

抄歌词对于70后8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谁家里有录音机都己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录音机是要放磁带的,每盒磁带都打印有一张歌词,我们当时听到那首歌好听,就把它抄在本子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抄歌本,抄歌本经常在同学间传阅。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那时候有很多明星贴纸卖,谁唱的歌就在抄歌本那一页贴上相应的明星贴纸。

把歌抄好后,有空就拿出来唱。不会的又跟着录音机唱。星期天一班小伙伴,聚在一起学唱歌。抄歌本带给了我们童年满满的回忆。小时候虽然穷点,但精神上还是很快乐的。

我是一个70后对于抄写歌词当然不陌生了,记得上学的时候,那时每人一个小本本上面都是一首首不同的歌词,笔迹不同贴画不同,邓丽君的,小虎队的四大天王的等等,发现一首好歌遍互相传抄,加深了友谊,增加了的记忆,《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范特西》、《爱的代价》、《冬天里的一把火》《珍惜》、《大海》等,一本歌本传遍所有好朋友,满满的友情传递着快乐无忧欢声笑语,一首歌词抄的是一份真情,一个歌本抄写了属于我们的年代,它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岁月泛黄了的歌词手抄本,您的还在吗

这个事记得太清楚了,那可是八九十年代我们上学最喜欢玩的内容之一。记得我们刚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这个爱好,那时候听歌的方式很简单,不是收音机就是录音机,还有上课时老师教的歌,我记得第一个抄的歌词是刘欢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然后就是《亚洲雄风》、《信天游》等,然后就是港台“四大天王”的唱曲,上面还会贴上一些漂亮的贴画,都是歌星。

我那个时候的歌本感觉比课本保存得还好,就是在我当兵之前,我还有自己的歌本,我们在抄歌本的时候,词一般来源于磁带里面的那些纸,还有班里互相传看的歌本,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用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记得那时候也不懂什么简谱,但是了为让自己的歌本显得很“专业”,我们还把简谱都给抄了去了,因为没学过那些“1、2、3、4、5”代表什么,但是感觉只要抄上,自己的歌本就与众不同,现在想想真是 搞笑 。

抄歌用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塑料封皮那种,基本上纸张比较高,一本歌本抄下来,感觉还是比较珍贵的,里面的内容经过长时期的收集,看着还是非常漂亮的,那时候班里面如果学什么歌曲的话,大家把自己的歌本拿出来就行了,非常方便。

现在想想,那个时代真是美好,做一件可以做得很细很精致,小小的一本歌本是我们青春少年的美好记忆,可惜我的两本歌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感觉非常遗憾,这些美好的往事见证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是啊,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年轻时,我就喜欢歌词,觉得每一首歌词都那么美,都是诗,有很深的含义,于是就把喜欢的歌词抄写下来。起先,我抄在日记本上,后来发现与日记写在一起很不方便,就买个专门的本子抄歌词。平时和战友们拿着歌本唱,你也用,他也拿,很快我的“歌本”被用烂了。我只好又准备一本较厚的日记本,把原来旧歌本上的歌腾抄在新本上。可费了不少功夫!以后到了地方,遇到喜欢的歌,还是不断地往本子上抄。慢慢地,这歌本成了我自己的文物,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心爱的手抄歌本至少有五十岁了!

我觉得歌美不仅是好听,其实歌词更美。认真阅读歌词,细细品味其中味,越发感受到歌词的震撼力。大多数歌词都符合诗的韵律,顺口押韵,而且都有鲜明的主题。优秀的歌词很能感动人,再附上优美的旋律,滋润心田,净化灵魂。如今唱起儿歌,便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唱起军歌,似又进入战斗过的部队生活,好像战友们还在身旁;唱起《歌唱祖国》,便会为祖国骄傲,更加热爱亲爱的祖国。我爱抄写歌词。

我是一直喜欢唱歌的,中学里也是文艺骨干,一直得奖。在后来参加工作以后也一直喜欢哼哼流行歌曲,那时候四大天王的歌曲、姜育恒、齐秦、邓丽君、王杰、毛阿敏、杭天琪、潘美辰等等歌星的歌曲流行什么就学唱什么。还摘抄歌词抄写的时候也不觉得累。晚上在电视上听人家点播的歌曲,也收听收(录)音机的歌曲,听得如痴如醉。少年和青年的时光就一天天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过去了,如今转眼就进入了中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但愿我们每个人且行且珍惜!

今年看起来土到掉牙的抄歌词,在90年代却是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一件事。不仅流行抄歌词,还流行在歌词旁贴上明星的贴画。今日再次翻出来,那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那时的传媒还不发达,经济更不发达,学生们能够留下的零花钱屈指可数。动辄数十元一盒的磁带摆放在商场,我们只有巴望的份。可那时却又是流行音乐刚开始在内地绽放的时节,不管是收音机里传出的动人节奏,还是隔壁邻居家传出的“你那像那冬天的里的一把火.......”,都在不断缭绕着我们那颗好奇的心。

记得那时的磁带宣传包装纸上都会印有歌词,如果有同学带来一张磁带包装纸,那绝对是班上的明星人物,那些关系好的先借到的,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的抄下来,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那些借不到的,只有找已经抄好的同学借。

抄的时候格式排版会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有的同学会留下一些空白,有的同学则把两边留白,歌词抄在正中间,还有的同学会将歌词本斜着抄,别有一番风味。翻开任何一本歌词本,里面风格都不同。有的手巧的同学,会在歌词留白处画上一副画,或是描上几个字。当然,最多的还是贴上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贴画。

那时比较流行的是香港四大天王,小虎队组合等。到现在印象还比较深的是郑智化,郑智化当年的《水手》很流行。记得是一个同学跟我说,郑智化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了双腿。当时觉得他很了不起,身残了居然还可以成为歌手。

《再回首》《潇洒走一回》《茶山情歌》《忘情水》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歌,基本上都能哼上几句。

与抄歌词一起的,是在每首歌词旁贴上自己喜爱明星的贴画。有时手上零花钱紧张,没钱买喜爱明星的贴画,在抄这个明星歌词时,就会在歌词中间留一小片空白。等买到这个明星的贴画时,再贴到空白处。这些贴画面在今天看来像素和印刷质量惨不忍睹,那时却是最宝贝的东西。

今天的资讯,让我们想要什么音乐,想看什么信息,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而那段抄歌词的记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记得那一年我正在上初中。一个课间,我拿出心爱的歌词本翻弄着。心中高兴就随意哼唱起来。

我的好朋友小双和兰兰也凑了过来。我翻着歌词本,她们俩和我唱着。

谁知,不大一会儿,一班的女同学闻声而来,大家在一起,我看着歌词本,小双起头,大家一起唱。那场面不次于过年的联欢会。直到上课铃响大家才依依散去。

现在想起来,满满都是美好。曾经的花样年华伴着心爱的歌词本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那时候,我们几乎一本。当时,不管是在收音机里还是在珍贵的录音机里,只要听到好听的歌就用小本记下来。

记得我的歌词本不仅仅是歌词,还贴有**明星的照片,是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把她们贴在歌词本上,特别是**插曲,我配上明星的照片,自己觉得是一绝,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心情好的时候还唱上几句。

记得我贴过方舒的,她回眸一笑,温柔中带着妩媚。也贴过刘晓庆的。

当时,那些**插曲太好听!后来又兴起了流行音乐。当时觉得特好听。什么“哗啦啦下雨了,看大家都在跑”,什么“小城故事多”,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

知道今天,我还保留着我的歌词本。不为别的,只为保留一段流金岁月,保留曾经的青春和美好。

怎么说呢?从小到大,每到一个人生阶段,人们都忍不住回头看看过去的那个自己。

或嘲笑,或讥讽,惑感恩,想想自己的过去,怎么会这么傻呢?

其实,谁年纪小的时候不做点傻事呢?

当然,这是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但是对当年的那个懵懂少年来说,当年的自己可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做什么傻事,而是在做一件很酷,而且非常 时尚 的事,还记得当年,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有几本歌词本,最主要的是,还会成为被羡慕的对象,那是很风光的事,当然,现在的你已经不会这么想了。

其实,每一个阶段遇到的事情不尽相同,我们每次回头的时候都会觉得过去的那个自己很傻很傻,就如10岁看9岁那年,会觉得自己好傻,16岁回头看15岁的自己,会觉得自己好傻,20岁回头看18岁的自己觉得好傻,30岁回头看25岁的自己,当时也会觉得好傻,进入不惑之年之后,40岁的自己,回头看30岁的的自己,也一样的傻,所以很多事不能回头,更不能用现在的自己去评论过去的自己,因为那个傻傻的自己很天真,很可爱,是现在的我们回不去的过往,值得在心中万分珍惜,因为那是自己。

还记得那首追梦人吗?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 历史 已吸取了你的笑容,就带不回那个过去的自己。

在我高中语文书的背后,有一首《走过咖啡屋》的歌词,是我自已抄的。但歌词却是我的同桌一字一句告诉我的。

这个告诉我歌词的同桌,是我高中的一位女同学,她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开学几个月后她就转学走了。时间太久远了。

那时候刚开学,我和我的同桌坐在第一排。我们是同桌,但在抄歌词以前从来没说过话。

每天上学我来得比她早,我总是把我这面的课桌擦干净,而她那面的课桌上却是布满灰尘。

她总是在上课铃声即将想起的时候跑进教室,她默默擦去桌上的灰尘,悄悄的坐下听课,没有丝毫埋怨我的意思。

直到有一天下课后,好像是课间十分钟,我正在做题。她一边做题一边小声唱着这首歌,我当时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听见好听。

我忍不住问她:“这是什么歌?真好听!”

她大方的回答:“《走过咖啡屋》,好听吗?我给你唱一遍。”

我点点头。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次说话。

于是,她就开始小声的给我唱这首《走过咖啡屋》。

“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我就慢下了脚步。我们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约的序幕。……不知道何时再续前缘,让无限思念向你倾叙。……”

她唱得声音很低、很慢,唱得很好听,我快速的写下了这首歌词。

后来,只要我来得早,我就把课桌都擦干净了,她也不吃惊,还是像以前那样悄悄的坐下来听课,只是脸上露出了一点淡淡的微笑。一切还是那么平静、那么正常。

再后来,她就转学了,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那时都是歌词配着贴画

你的手抄歌本还在吗

这又是一个严重暴露年龄的话题,我们小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有一个歌词本。上面抄写着自己喜欢的歌词,喜欢的歌手的歌词。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不像现在,打开电脑,打开手机就能听歌。那时候的我们都是用磁带,用录音机听歌的。

一般来说,磁带盒里面也是有歌词的。但是生活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小朋友应该知道,那歌词就是一张薄薄的字,上面记录了十几首歌词,字体小到你眯着眼睛死劲的看还不一定能看清,严重影响了我们学歌的情绪。所以用歌词本记录歌词,成了我们童年的一大乐趣。

去年回老家,还看到我爸爸给我留着的,小时候抄写歌词的笔记本(notebook)。我想我爸爸可能也不知道那些是我抄写的歌词,没准还会以为是我自己写的呢。

那我们小时候的歌词本都是什么样的呢?一般我们都会买个笔记本记录歌词,而且笔记本的封面也要比较好看的案或者是一些卡通图案。稍微贵点的笔记本里的纸质会好一些,比较厚,而且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每一页里还会有一些励志的小短句。

这样的一般就是女生用的歌词本,讲究的是美观和好看。像这种纸质好的歌词本,外面的封皮也比较好,一般都是那种硬质壳的封皮。价钱也贵些,所以用这样的笔记本记录歌词的同学也比较拉风,都是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我小的时候因为不敢随便花钱买那么好的本本记歌词,一般都用那种软皮的笔记本,里面基本上什么图案都没有。但是为了让歌词本看上去美观,当年的我也没少花心思的。买一毛钱两张的明星或者是动画片的贴画,满本子的贴啊贴。这样才能使歌词本看上去舒服一些。

但是男生的歌词本就不像我们女生的这么花哨了,他们一般就是用个笔记本简单的记录一下自己喜欢的歌词。而且男生喜欢的歌词和女生喜欢的歌词也不一样。一般男生都喜欢像刘德华啊黎明啊郭富城啊那几个四大天王唱的歌。我记得刘德华的歌是很多男生追捧的最多的。

像“笨小孩”、“冰雨”、“爱你一万年”等这样的情歌很多男生都喜欢,没事的时候就听他们哼唱“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这首歌唱的最多的,而且几乎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男生唱这首歌。

女生们就不太一样,我们喜欢的歌很多,而且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变迁,我们喜欢的歌也是会变化的。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在那遥远的地方”、“星星点灯”、“小芳”等这些简单的朗朗上口的歌。到了初高中了,就会喜欢一些流行歌曲,而且那时候刚有性别意识,会选择一些女歌手唱的歌。像王菲和梅艳芳的歌就是很多女生追捧的。当然,上高中了,歌词本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幼稚了,只要是有个笔记本就行。

我想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很少会有歌词本了吧,想想,歌词本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当翻开当年用稚嫩的字体抄写的那些歌词时,童年的点点滴滴又会映入眼帘,令人回味。

你的手抄本——歌本还在吗?

知道而且还拥有手抄歌本的的人不会太多,尤其90后以后的人。

80年代初期,我上小学的时候,农村只有收音机,还不是每家都有,电视机只是听说过。

那时候学歌曲,一个是学校音乐老师教的,不用猜都知道是哪几首,几乎不用再抄。

还有就是学唱**、电视剧里的主题曲或者插曲,比如当时非常流行的**《红牡丹》里的“牡丹之歌”,《知音》里的“知音”,《戴手铐的旅客》里的“驼铃”,还有《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等,后来更多了。

主要学唱方式是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节目,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这个节目,一首歌曲播放一周,每天播三遍,所以多数人都能学会,当然跑调的不算,其实跑调也是学会了,就是唱出来不准而已(不怪跑调的人,他自己感觉不出来,跑调是天生的)。

还有一种学歌的方式是每个广播电台的周末都有“听众点播”节目,观众写信点歌,给自己点的,给亲人点的,给老师点的......都是点的最流行的那些歌曲。

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手抄歌本,就是抄歌词的,如果你读到这里,你是70后之前的,我打赌你也肯定有。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流行歌曲的专刊、杂志,不像现在,市场反应特别灵敏,随时为你的需求提供服务。

我周边的人,手抄歌本里,几乎没有歌谱,就是歌词,原因嘛,就是没有几个人识谱。

我们家附近能收到很多个地方的广播电台,其中歌曲播放最多、好听的最多的并不是我们本地的广播电台,而是隔壁地区的“哲里木盟人民广播电台”,每次选的“每周一歌”也是特别好听。屯子里的人和学校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

“哲里木盟人民广播电台”每次播完每周一歌以后,有一句“通辽一中印刷厂印制了本歌的歌片,欢迎购买”的话,其实就是广告。

歌片就是带谱的歌曲的单页,正反面,折叠起来能放在信封里的,那个时候的信封也比现在的小很多。

去信问了一下,每张三毛钱,包括邮费,我们三位同学商量一下,每人每周一毛钱,买一张歌片,后来觉得挺好的,我就开始自己每周买一张,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

看歌片的好处之一,就是知道准确的歌词是什么,也不用以讹传讹了。还有就是不露声色的向周边的人炫一下:俺有歌片呢。

最大的收获是好几年后才发现的,一直惠及到今天,因为不太懂歌谱,不会照着谱子学新歌,但是,神奇之处就来了:我能看着谱子知道我自己、他人唱的对不对!

骄傲了好久,最终有一天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不会画画的人,也能看出来静物写生的像与不像。 后来又仔细想了一下,这个类比也对,也不对,反正我对看谱子听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体会与用处。

我的手抄歌本里抄的歌曲也不少,当然,有些爱情歌曲,是不能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唱的,但是不妨碍像起他人一样偷偷地抄在本子里。我也把歌片粘在本子上,歌片和好几本手抄歌本放在一个大档案袋子里,一直保留到上次换新房子搬家。因为搬家公司不知道怎么给弄丢了,现在还心疼呢。

你的手抄歌本还在吗?

那个非常简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用心抄写和翻看的小本子,是时代与个人岁月的真实写照啊。

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初期,也是文艺、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正式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从满怀热情学唱歌曲,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渴望和热爱,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前奏。

那个时代真简单,生活简单,学习简单,快乐也非常简单,但是简单的快乐不仅单纯,而且如陈年老酒,回味悠长,抹平岁月的疤痕,滋补身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