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歌词库

孝哥十二月花歌词_十二月花带古人孝歌词

1.二十四孝歌的歌词?

2.孝歌歌词大全100首

3.孝歌隋唐十八好汉歌词

4.哭丧是什么意思

5.民间孝歌,十悲伤?

6.同事的亲人死了,参加送葬的为什么发红白布条?福州

孝哥十二月花歌词_十二月花带古人孝歌词

孝歌书《高祖斩白蛇》

1、昔日有个刘员外,他从大街转回来,

路上捡个大口袋。

口袋里面一书生,起下名字叫刘成,

刘成生刘名,刘史生刘青,

刘青生子叫刘英,孙而子,子儿孙,

后出刘邦坐龙庭。

2、昔日刘英争世界,太白金星把身卖,

自古一代传一代。

刘成阮照二位仙,天荡药四百年,

去时楚汉争天下,转来刘备坐四川,

高祖他把白蛇斩,后出王莽争江山。

3、昔日刘英出大柴,眼现眼前石门开,

刘英吓得战筛筛。

石门开时吼一声,刘英吓得战兢,

二十四帝汉朝尽,后来又出些什么人。

4、白鹤先生来看他,看在八卦九龙尾,

后代儿生坐龙位。

石门开来石门开,白鹤先生请进来,

先生刘瑛争世界,后出王莽闹龙台。

5、石王坐在九龙车,睡到三更把梦德,

梦见妻子争日月。

第一童儿汉高祖,第二童儿楚霸王,

红脸童儿拿,逼死恶霸王在乌江。

6、昔日有个汉高祖,他今忙出山下走,

遇见白蛇来拦路。

高祖一见怒生嗔,手提宝剑下无情,

一剑斩断白蛇精,怒气冲冲转回程。

7、太白金星云端站,骂声高祖好大胆,

白蛇拦路你不该斩。

白蛇拦路讨封尊,你斩白蛇为何因,

斩了白蛇不打紧,后来是你的对头人,

白蛇一命归了阴,平帝手上把怨伸。

8、昔日有个汉光武,正宫娘娘生真主,

光武皇帝受过苦。

昔日刘秀走洛阳,王莽追起来得狂,

白水官前打一仗,收下姚琪马武将,

二十八宿闹昆阳,扶起刘秀坐洛阳。

9、流亡酒醉西宫院,酒醉他把姚琪斩,

惹得马武闹金殿。

两眼圆睁手拿拳,骂声昏王心太奸,

姚琪功劳大如天,曲斩忠臣为那般。

10、刘王金殿忙说起,马武将军不明理,

不该凶杀刘太子。

杀了太子一个人,罪犯千条问斩刑,

自古一命换一命,君王怎能杀忠臣。

11、马武金殿怒气发,手指昏王高声骂,

细听老马说原因。

那年围困河北城,内无粮草外无兵,

内无粮草也是死,外无救兵活不成,

多亏姚琪大将军,梁家庄前搬救兵,

搭救昏王坐龙庭,本当应该把关升,

你不封他还罢了,反落人头挂午门。

12、马武金殿怒气冲,手指昏王高声骂,

姚琪忠臣不该杀金殿,碰死马将军。

13、手提金砖往上打,两边内监齐保驾,

保护刘王把殿下。

心想打的汉王子,谁知打的是内班,

刘王进了后宫院,金殿碰死马将军。

14、马武金殿命归天,三声号令往外传,

刘王出殿来观看。

马武金殿归了阴,双手抱住哭爱卿,

倒了擎天柱两根,,万里江山靠何人,

刘王一命归了阴,扶起太子坐龙庭,

这是醉酒斩忠臣,从古流传到如今。

二十四孝歌的歌词?

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

孝歌歌词大全100首

陕西孝歌,二十四孝的歌词如下:

提起苦来就叹苦,父母养儿一尺五;养而不知娘受苦,一尺五寸生下地;

抓屎抓尿是娘的,尿湿左边换右边;尿湿右边换胸前,十冬腊月三九天;

娘在河边洗切片,晴天尿湿红日晒;下雨尿湿火烤干,娘的恩情说不完;

披麻戴孝理当然,父母养儿年纪小;养下孩儿如金宝,还要孩儿送娘老;

养儿不报娘孝顺,父母把你养成人;烧茶端水笑旁人,养儿才报娘的恩;

我把苦人来提起,昔日有个孟姜女;二十四孝头上起,父母得病喝茶水;

无有吃过五谷米,东庙跑到西庙里;也许烧香把愿许,张孝为母把凤打;

董云卖身挂富贵,一买棺板制老衣;学成当儿孟姜女,昔日有个范三郎;

他和孟姜女去同床,孟姜女儿好心肠;孝顺女儿沿路哭,无义媳妇守灵堂,

千里烧香孝父母,不免为娘受辛苦;父母在世一口气,又挣钱来又挖地;

死到阴间拿不去,父母在世多功绩;舍不得吃来舍不得穿,积下银钱把地买;

买田置地他甘愿,父母一命归了山;儿女才报娘的愿,头上要戴孝;

身上穿孝衫,积下儿女心不甘;要给亡者过周年,父母在世积行好;

积下儿女也不少,积行他一辈子活到老;远积儿女近积身,人活一世草一春;

积下儿女坐朝恩,他到阴间转人身;父母死了如吹灯,积下儿女一场空;

急忙就把外家请,阎王他把命来要;不及老少一齐叫,不及年幼并年老;

要他一命归阴曹,父母死了是重孝;要给外家把丧报,啼啼哭哭睡不了;

头戴孝来穿孝衫,手拄哭棍到坟原;还要外家把孝换,头周年一过二周年;

还要外家来照看,孝子听说请外家;浑身吓得乱如麻,外家人来了难说话;

我给旁人把话说,他给旁人把脸伤;把他安在上席上,一要猪来二要羊;

一要猪来二要羊,金童玉女要一双;还要道士跑五方,柏木方子枣木盖;

黄表火纸要十捆,还要道士做道场;挡住亡人不能按埋。孝子听说忙跪下;

情愿做个十忘七,只怪我手里没有钱;请一个道士做一天场,早上起来晚上借;

我与邻居把钱借,只怪我手里不方便;你把恩情留当石,好像钢刀割心肝;

孝子跪在二更多,孝子盆来头顶着;你把恩情留与我。柏木方子响了堂;

团香炉黑烧大香,舅舅你把恩情讲;过了不把恩忘。孝子跪在三更天;

腿跪疼来肉跑烂,五娘行孝把青师见;父母石前多献饭,与娘抐过好殓单;

三天么把脸来洗,头发长得过百天;头周年一过二周年,三年一满把孝换;

孝子听说好着气,人生一世都依理;么比谁的娘老子见不得,父母得病给你说;

叫你和他坐一坐,一夜点灯大天光;一家大小不安乐,又喂他吃米又喂他喝;

不免为娘抚养我,父母恩情还不完;请一个阴阳把他看,后辈儿孙做高官;

一习武来二习文,后辈儿孙有功赞;里有粮草外有兵,不坐州来便坐省;

孝子做官出了县,父母得病么有见;要把父母看一眼,昔日有个包文正;

他的官儿做的清,白断阳来夜断阴;做官不忘老母亲,古人都是父母生;

披麻戴孝报娘恩,孝子做官回来了;双手卸下乌纱帽,上前就把灵牌抱;

一烧纸来二上香,怀抱灵牌上京堂;站在京堂泪汪汪,不叫老子便叫娘;

娘怀石头都磨光,好似星星似月亮;父母去世累着你,叫当家来领起;

教你把门户来撑起;父母去世多在家,使你改官不做它,父母三年也不远;

多多买些金纸扎,女婿外甥来谢孝;帮忙享胡都要他,戴过父母一头孝;

害得他三年把钱花,一拿鸡来二拿鸭;五根供香一对蜡,父母三年才过过;

亲戚朋友坐一坐,满堂儿女把孝脱;多多买些金银课,请一个道士忙收脚;

你与亡人把罪免,近日就把清单落;路上买些,快快送你归阴曹;

父母三年才过毕,你把恩情记在心;清明早把坟来祭,你是娘的好儿男;

纸吧挂在坟头间,阴间不比在阳间;还要阳间人照看,清明过了七月半;

再把亡人劝一劝,路上莫把粮钱换;路上人儿心肠狠,他的心肠不公平;

置下大称与大斗,一年四季来撸人;与着他日日阴司去,阴司大称把他称;

称勾达勾住他的梁筋,二十四孝叹到头,叹的辛酸泪长流,一烧纸二点酒;

父母把你抓哇大,推碾道磨娘背着;娘在阴间受过苦。阴间受苦赵公明;

峨眉山上去修行,黑脸是焦赞;打破二天门,黑脸是摇齐;

保过刘秀坐龙庭,黑脸尉迟恭;单鞭保朝君,四九三十六古人,看你将郎怎样配。

扩展资料:

陕南孝歌也叫挽歌,是陕南地区传统民间丧礼活动中,以彰显孝贤为主要内容,一人及多人走唱或坐唱式清唱,并配以锣鼓间奏的丧俗演唱形式。其源可溯至春秋战国。

代表曲目有《十二孝》、《二十四孝》、《父母恩情难得报》、《十二古人》、《三十六古人》、《三十六朝纲鉴》、《包公断案》、《曹安杀子》、《五更哭》、《五更单身》、《丈夫一命归西天》等。

孝歌隋唐十八好汉歌词

1 昨晚家中正吃饭

有位歌师来叫伴

放下筷子丢下碗

脱下草鞋换布鞋

爹娘骂我不成才

管我成才不成才

赶完歌场就回来

一不摇色子二不玩纸牌

三不贪钱宝四不玩骨牌

人死还要人来埋

那家门上挂无牌

2 人在世上什么好

不如路边一棵草

十冬腊月霜打了

落叶跟还在

那有人死得转来

人死如灯灭好似滚水来泼血

人死魂还转海底捞明月

哪怕银钱雇骡车

千金难买阎王爷

3 来到桑前抬头看

孝家白得纸和鞍

赛过当年金銮殿

烛台好比摇钱树

香炉好比聚宝盆

要钱用上树摇

想金银盆里捞

孝子得这两样宝

荣华富贵想到老

4 一进门来把头抬

孝家这幅好棺材

千两黄金买回来

金邦银底玉石盖

滚龙杠子两边排

金山抬到银上埋

不出文官出秀才

5 来到孝家朝里走

油漆桌子摆两溜

孝家摆的接风酒

银壶五木筷

五混四素献上来

孝子提壶把酒筛

亡人不把口来开

6 来到孝家把头低

孝家住的好屋基

山阳日照兴隆地

贪心忧愁实么夸

哪有贫穷实人家

叫声孝子听根呀

五福临门喜庆家

7 高山流水来路远

手扶烟袋门前转

心想唱歌又不敢

一怕朝代表不清

二怕字音咬不真

三怕唱歌不好听

四怕得罪歌先生

人字头上加一横

大家玩耍到天明

8 一进门来把头抬

香插炉中蜡插台

花插瓶中自然开

金灯银灯檐高挂

金台银台一对腊

三更报晓炉中插

银台苞起炉中花

9 今古一曲朝里走

人又生来面又丑

人生面丑难开口

未曾开口脸先红

单怕得罪众亲朋

高高山上挂灯笼

大家唱个满堂红

哭丧是什么意思

原藏:Aloe丨精英

耳听歌场好热闹唱的前古众英豪

霸王能把千军扫韩信威风保汉朝

关公埋伏华容道张飞吼断长板桥

前古英雄真不少隋唐好汉十八条。

一条好汉李元霸八百金锤手中拿

力敌千军和万马威震武林众豪侠

强夺玉玺遭雷打四明山上落悬崖

违背恩师说的话人不杀他天杀他。

二条好汉他是谁宇文成都保大隋

奉旨保驾扬州会赏景观花把君陪

宇文化及要篡位晴空霹雳一声雷

杨广这时才后悔大势已去难挽回。

三条好汉裴元庆一对银锤震武林

四明山上夺玉印一锤吓坏老杨林

孤军独闯火龙阵没有三思而后行

茂公八卦算的准瓦岗英雄要破群

四条好汉雄阔海隋朝乱世出英才

拯救武林各门派一场浩劫才了台

扬州舍命把危解显出英雄本色来

侠肝义胆有气概千斤闸下把身埋。

五条好汉伍天锡江湖武林有

深明大义通道理广结好汉如云集

一心反对隋炀帝朝中天子要另立

一十八国刀兵起金戈铁马不停蹄。

六条好汉伍云昭镇守南阳不动摇

忠心耿耿把国报南征北战有功劳

杨广昏君*无道满门定罪劫难逃

兴兵要把扬州讨无奈之下才反朝。

七条好汉是罗成随父听令保北平

白马银枪有本领英雄好汉出将门

巧妆大破长蛇阵夜打登州战杨林

淤泥河下废了命乱箭穿身犯咒神。

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登州保隋炀

手舞一对囚笼棒调兵遣将是内行

三次出兵打瓦岗将遇良才称好强

扬州城外把命丧隋朝天下倒栋梁。

九条好汉魏文通江湖人称赛关公

能征能战刀法勇汗血宝马疾如风

镇守临潼听调动隋炀驾下立战功

攻打瓦岗把命送锁喉一箭阳寿终。

十条好汉尚司徒武艺神奇超凡俗

提芦长枪拿在手呼雷宝马更难求

怒马长嘶一声吼阵前兵马如破竹

万马军中无敌手横枪一招解冤仇。

十一条好汉新文礼忠心报国志不移

可恨昏君隋炀帝万里江山不珍惜

怒斩诸侯不吉利逼得群雄插反旗

天下大乱刀兵起苦争江山夺社稷。

十二条好汉韩擒虎身如钢筋似铁骨

六韬三略通文武天下群雄都佩服

大隋江山顶天柱功劳簿上名满目

三朝元老保君主久经沙场在江湖。

十三条好汉谢映登外号神射大将军

修行悟道华山顶飞沙走石百万兵

瓦岗逼退裴元庆一箭连珠挂七星

看破红尘归本性退隐江湖去修行。

十四条好汉王伯当神箭妙手猛三郎

离开华山投瓦岗兴兵造反灭隋炀

跟随李密做叛党落个乱箭穿心亡

一世豪杰英雄将谁知没有好下场。

十五条好汉史大奈身怀绝技是奇才

燕山会友把擂摆引出天下豪杰来

杨广无道把朝败天意灭隋有安排

十八反王争世界谁有能力谁上台。

十六条好汉秦叔宝广结武林众英豪

弟兄结拜金兰好大闹山东反隋朝

占领瓦岗扯旗号帝立咬金穿龙袍

唐室高祖把恩报封他国公在当朝。

十七条好汉尉迟恭立志投身武林中

性情钢燥烈火猛身似寒山傲雪松

攻关劫寨把兵统万马军中显威风

单鞭救驾保唐主挂师扫北又征东。

十八条好汉单雄信又有金来又有银

二贤庄上有名份行侠仗义报不平

万贯家财都撒尽占领瓦岗在武林

为报兄仇死犟性结果问斩洛阳城。

隋唐演义一本书十八条好汉闹江湖

都想武林称霸主从有还归无

英雄好汉传今古千年往事没记熟

奉请列位歌师傅还请歌郎把场入。

民间孝歌,十悲伤?

问题一:哭丧是什么意思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欢迎纳!!!!!!

问题二:农村哭丧是什么意思 哭丧

百科名片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目录哭丧的兴起哭丧的形势其它词典

哭丧的习俗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薤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薤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薤露》的歌词是:薤上朝露何易稀。露薤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哭丧的兴起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职业  哭丧也是一种职业,但是这个职业现在很少了,在城市里基本上消失了,比较落后的地方仍有。

一般的就是家里子女比较少的这样的才花钱喊人来哭丧,以示悼念。

编辑本段哭丧的形势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

问题三:叫魂哭丧是什么意思? 形容哭得很凄惨

问题四:哭丧在古代中国是什么意思 哭丧的习俗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薤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薤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薤露》的歌词是:薤上朝露何易稀。露薤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一、哭丧的兴起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二、职业

哭丧也是一种职业,但是这个职业现在很少了,在城市里基本上消失了,比较落后的地方仍有。

一般的就是家里子女比较少的这样的才花钱喊人来哭丧,以示悼念。

三、哭丧的形势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

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

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

问题五:哭丧哭奶奶怎么哭 哭娘:

水有源头树有根,天下只有我娘亲。

你把女儿哺养大,女儿不忘娘的恩。

梨子开白花,你养女儿是冤家。

天上升起五色云,女儿长大外头人。

此为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子时),姑娘开腔哭的内容,俗称“开声”。

娘陪哭:

我的幺,我的女,你开声来我流泪。

不是世道兴起走,金钱再多也不嫁你。

哭爹:

高梁杆,节节青,哭声爹来泪盈盈。

爹把女儿抚养大,女儿不忘爹恩情。

仙桃开花结仙果,爹花银钱是为我。

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爹辛劳空养我。

哭哥:

哥和我是同根生,生死贵贱不同命。

*** 妹子嫁出门,哥在家中孝娘亲。

你的妹子要离娘,往后家事要你忙。

妹去如有好天地,妹驾彩云接哥去。

哭嫂:

柑子开花叶叶青,哭声嫂嫂妹伤心。

嫂嫂情义比山高,你的妹子记得牢。

石头烧火火不燃,我的嫂嫂太耐烦。

头上双老你孝敬,膝下侄儿你教管。

爹娘是根老树子,树老全靠你护理。

嫂陪哭:

我的妹呀我的乖,姑嫂再好要分开。

姑嫂分开心焦悴,眼泪汪汪滚下腮。

哭姐:

我的姐呀我的姐,你要常来看老的。

经常帮助哥和嫂,众亲夸你有美德。

我的妹子别家人,三天两天难回程。

你要经常去看我,阳雀过山有名声。

姐陪哭:

树上喜雀叫喳喳,我妹今天要离家。

到了婆家为好人,夫妻和睦夸。

姐妹同是一命生,同胞同奶不离分。

姐妹之间常来往,要回娘家同路行。

哭媒人:

你做媒人真可恶,秧鸡脚杆抱鸡壳。

踩断门前石板路,厚起脸皮把媒说。

坛子栽花冤曲死,媒人说不说真。

坑害几多良家女,二世变牛把田耕。

当媒之人想鞋穿,穿起鞋子滚岩坎。

摔死路上无人埋,野狗咬破烂心肝。

媒人还哭:

背时女,砍脑壳,你的嘴巴莫要恶。

背时女,莫要凶,不要媒人找老公。

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大河无桥不得过,开天有媒婆。

二、哭丧歌:在农村,凡老人逝世后都“兴哭”,被哭对象多为已故父母,伯父母,家族及亲友中的长辈。

哭亡母(俗称“五更调”):

一更一点上佛堂,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怀我十个月,磨得我娘脸皮黄。

吃茶吃饭无滋味,一夜难眠到天光。

生生父母恩难报,吃斋念佛报爹娘。

二更二点上佛堂,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房中生下我,一盆血水浸衣裳。

儿奔生来娘奔死,只隔阎王纸一张。

生生父母恩难报,吃斋念佛报爹娘。

三更三点上佛堂,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哺我三五岁,筹钱送我上学堂。

寒冬腊月怕我冷,千针万线缝衣裳。

生生父母恩难报,吃斋念佛报爹娘。

四更四点上佛堂,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哺我二十岁,杀猪宰羊娶妻房。

儿娶贤妻样样好,女嫁夫婿样样强。

夫妻只说夫妻好,把娘丢在冷空房。

生生父母恩难报,吃斋念佛报爹娘。

五更五点上佛堂,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劳碌一辈子,为儿......>>

问题六:求怎么哭丧,用语言讲出来? 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

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哭一般定义为由于痛苦或委屈而流泪出声。广义上将一切产生泪水的行为过程都称为“哭”。人在眨眼时会产生少量泪液滋润眼球,因此眨眼也算是哭的一种。人便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

问题七:哭丧歌词 什么意思

问题八:劝君小心莫哭丧什么意思 劝你还是不要做那痴情的人,等到一切结束了,最终只能有昏昏的月光孤独地陪着你。

大概意思就是说痴情的人没有好结果,最终只能落个曲终人散、两手空空。

劝君莫拒杯”意思就是多喝些,不要停杯之意。“春风笑人来”是说春风笑迎人来,作为“主人翁”它也是劝酒者之一啊。想一想这如沐的春风,怎能不多饮几杯呢。

这是李白《对酒?其二》中的句子,属于“相和歌辞”的一种,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劝酒歌。全诗如下: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此诗大概作于诗人与友人春天郊游饮酒之时,对酒当歌,相互唱和。处古迹中,思古念今,但主要的还是抒发一种及时行乐,时不我待的这种狂放豪爽之气。

问题九:老母哭丧鬼是什么东西 多多烧香 摆供就行求子 可以每天念诵经文!!每天念诵普门品、心经(或抄写) 数量不限 多多益善 加持回向 求观音菩萨慈悲加持给(名字)一个福德智慧之男 (或秀丽端庄之女 )以后孩子健康 快乐 愿孩子安乐易养。永远无病无忧脑。求观音加持顺产 孕期反应不要太强烈。三遍

问题十:哭丧着脸的意思 哭丧着脸 [kū sang zhe liǎn]

[释义]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同事的亲人死了,参加送葬的为什么发红白布条?福州

劝孝歌 :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

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后悔难。

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扳。

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十二愁:

一更唱到二更头,我来唱个十二愁,不知唱的投不投。

天也愁来地也愁,天愁地愁有根由,天愁上帝不下雨,地愁五谷不得收。

山也愁来水也愁,山愁水愁有根由,山愁怕修盘山路,水愁流海了不回头。

君也愁来臣也愁,君愁臣愁有根由,君愁的国外来颠覆,臣愁的功劳不到头。

牛也愁来马也愁,牛愁马愁有根由,牛愁怕的拉犁头,马愁的是走长坡路。

鸭也愁来鸡也愁,鸭愁鸡愁有根由,鸭愁的鸭娃不得大,鸡愁的鸭娃大了结冤仇。

猪也愁来狗也愁,猪愁狗愁有根由,猪愁的怕过年关节,狗愁的是怕懒汉手。

鼓也愁来锣也愁,锣愁鼓愁有根由,锣愁怕的千锤打,鼓愁怕的重锤手。

我也愁来你也愁,我愁你愁有根由,我今愁的没歌唱,你今愁的唱歌有对手。

各位孝子个个愁,愁的今生难见父母亲。

参加送葬的为什么发红白布条?、

由于各地风俗不一样,发红白布条有的是缠在手臂上,有的是带在头上,一般在出殡以及做七时用到!

福州这边送葬风俗还有什么其他讲究没?

送葬风俗其实全国这个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上你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

比如参加送葬的要包多少红包?

这个红包没有规定,如果关系很好的话就多包点,一般同事包个200到300就差不多!

不去的要包的多少?

不去的也要包,只要你收到红白布条,在别人的眼里就是邀请你参加葬礼!如果你和他死去的情人生肖犯冲或者你真的有事去不了,你可以不去!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你去!至少对别人的尊重!衣服不可以太鲜艳,最好以冷色系为主!黑色最好!

一下是一些关于中国的丧葬风俗,希望你可以看一下!(你要是看不懂或者用不到,你到时候最好和你其他同事一起去!)

哭丧仪式

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得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

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下葬仪式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这种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衫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