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馆

对山歌儿童歌曲_对山歌歌词大全一问一答儿童完整

1.请详细的介绍壮族山歌

2.民族娃娃大班教案

3.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4.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5.壮族三月三作文350字

对山歌儿童歌曲_对山歌歌词大全一问一答儿童完整

三月三是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三月三的主题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三月三的主题作文一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族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男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三月三的主题作文二

“三月三”终于来了!我好不高兴,现在让我做一次小讲解员,来说说这富有魅力的“三月三”吧!

“三月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不过,那时这个节日叫上巳了。传说,这可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是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到了魏晋以后始便定为农历三月三日。汉族在该日会有一个妙趣的习俗,就是吃荠菜煮鸡蛋。因为汉族人都相信吃这荠菜煮鸡蛋可以避邪挡灾,是因为芥菜又被称为“菜中甘草”,鸡蛋又富含蛋白质等各种丰富营养,二者互相结合;至于可以财源滚滚,那是因为“芥菜”谐音是“聚财”,所以吃芥菜煮鸡蛋既可以沾上财气,还能免除疾病,真是一举两得!嘻嘻!

说完了汉族是如何过三月三的,再看看壮族是如何过三月三的吧。壮族这儿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歌圩了!来,观赏观赏!

壮族歌圩源于古代祭祀时的歌舞,可是进入社会发展后期,这种祭祀歌舞就成了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的歌舞。而到了明朝,歌圩又有了新发展,并定期在一个固定地点举行。

歌圩的涉及的内容就像满天的繁星,有天文地理,有神话传说,有岁时农事,有社会生活,有伦理道德,有恋爱婚姻……真是“无所不歌”呀!

啊,我爱这魅力三月三!

三月三的主题作文三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族。这壮族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男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族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族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族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请详细的介绍壮族山歌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喜欢欣赏音乐,感受《小兔跳》音乐轻快、跳跃、活泼的特点。

 2、能进行大胆想象并随音乐表现小兔的形象。

  准备:

 CD机、《小兔跳》乐光盘

  过程:

 1、通过复习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歌曲,调动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特点。

 教师播放乐曲提出问题:“请小朋友听一听这首乐曲象什么小动物在游戏?”然后为幼儿播放乐曲两 遍。请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当幼儿表达不出或表达不够准确时,教师可为幼儿缩小范围,如:哪些小动物是蹦蹦跳跳的?教师可边哼唱便音乐边做动作。

 3、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进行自由表现。

 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兔子蹦蹦跳跳去做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当有的幼儿表现出小兔子蹦蹦跳跳采蘑菇等动作或模仿小兔子常常的耳朵等特征时教师及时给与鼓励,然后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进行表现。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分享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 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农作物: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图谱(附后)。

  活动过程

 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诉幼儿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师幼合作对唱歌曲,幼儿非常投入,师幼互动效果好。

 7.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说明:原曲调为岛调,幼儿学习适宜G调,教学中可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后一句幼儿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说词。 。

  活动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歌词,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2.尝试探索山歌对唱的形式,能主动大胆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纸绣球,图画纸、笔若干,图谱,电脑课件或vcD片《可爱的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图谱,师幼合作复习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出示动物,森林中要开“动物音乐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让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歌。

 3.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例,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咧?嗨长又长?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唱出谜底。

 4.强调第一段应编出四种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第二段要唱出是什么动物的谜底。

 5.观看电脑课件“可爱的动物”,丰富创编内容,请幼儿分组讨论,尝试按乐曲创编出四种

  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

 6.请个别幼儿示范唱出所编的歌曲谜面,其余的幼儿直接接唱出谜底,教师及时出示相应的动物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幼儿创编热情十分高涨,他们编出了什么尾巴像剪刀咧?(燕子)什么脖子长又长咧?(长颈鹿)

 什么爱啃肉骨头咧(小狗)等。为治小朋友编出“什么背上有硬壳?”幼儿猜出是乌龟,教师没有乌龟向幼儿求助,小虎自告奋勇上来画了只乌龟,体现了平等互助的师幼关系。

 7.尝试多种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例如,师幼合作,男女幼儿合作,领唱与合唱,一问一答对唱等合作形式。

 8.游戏“抛绣球”。向主动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纸绣球以调动积极性。.

 9.分组活动。

 (1)创作画《什么动物你猜猜》,以绘画形式创作歌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创编歌词,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3)小组合作设计图谱,并开展对歌游戏。

  附幼儿编曲范例

  什么动物你猜猜

 1.(领)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又长?(领)什么尾巴象剪刀咧?(合)嗨象剪刀?(领)什么身上有房子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

 2.(领)哎,大象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叉长,(领)燕子尾巴像剪刀咧,(合)嗨像剪刀,

 蜗牛身上有房子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

 说明:在创编歌曲时还可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某一具体特征来仿编歌词。

 尾巴系列:什么尾巴像剪刀(燕子)? 什么尾巴像把扇(孔雀)?

 叫声系列:什么唱歌咩咩咩(小羊)? 什么唱歌呱呱呱(青蛙)

 耳朵系列:什么耳朵像把扇(大象)? 什么耳朵长又长(兔子)……

 身体系列:什么身上有口袋(袋鼠)? 什么身上梅花开(梅花鹿)?什么身上有房子(蜗牛)?什么身上有硬壳(乌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及下肢爆发力。

 2、体会团体活动中的协作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难点:

 双脚在规定的范围内跳。

 小组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海洋球若干、塑料圈、用金色纸制作的奖牌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幼儿自由玩骑马的游戏。

 2、学习玩新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六纵队,幼儿从不同的方向向中间跳,然后在中间的“池塘”里采数量不等的“龙珠”,返回原路。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采得龙珠数量多哪队胜利。

 (2)、幼儿游戏。

 3、开展竞赛活动。

 (1)、幼儿分组开展竞赛活动,决出胜负。

 (2)、给胜利的小组发放金牌。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幼儿对生活中的“0”,已经有了广泛地接触,对“0”也具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为了使幼儿对“0”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依据《纲要》和课改新的精神,围绕市级《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师幼互动策略研究》研究的课题,此教学活动选择的内容极具生活化,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课件、实物,意在扩展幼儿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采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材料有效的互动,使之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获得直接的数学的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教具、学具:3个罐子(内装有硬币、)、数字0—6卡片4套;直尺、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手机模型手机、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和实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温故蕴新,复习《拍手歌》

 1、以玩游戏的形式复习拍手歌。

 师请幼儿各找到一个好朋友玩《拍手歌》游戏,提示幼儿《拍手歌》念到“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荡悠悠”即好。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了解“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1、小猴吃桃。

 展示课件:小猴子逐次吃桃的过程:

 猴妈妈为小猴准备什么食物?(桃子)

 (1)盘子里有几个桃子?(2个桃子)

 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2表示)出示数字“2”。

 (2)小猴肚子饿了,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还剩1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表示)出示数字“1”。

 (3)小猴觉得桃子很好吃,又吃了一个桃子,盘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没有桃子)没有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

 (4)说说“0”的形状象什么?(引导幼儿说说:“0”的形状像鸭蛋、像橄榄、像椭圆形、像眼镜片……)

 (5)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很好,“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还能发现生活中许多像“0”形状的东西。

 2、看图说一说。

 接下来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①小鸟飞。鸟窝里有几只小鸟?(3只小鸟),3只一起飞走了,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鸟窝里没有小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②小朋友上车。公交车站台有几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公交车来了,5个小朋友都上车了,站台上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③青蛙跳水。菏叶上有几只青蛙?(1只青蛙),扑通一声跳下水,菏叶上还有几只青蛙?(菏叶上没有青蛙)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表示)。

 3、游戏“猜一猜有多少”。

 分别出示三个茶罐子,内装不同物品,让幼儿猜猜各有多少。

 (1)出示第一个茶罐子,内装硬币。老师手上的茶罐里有东西吗?(有、没有。)摇一摇有响声,猜猜是什么?打开看,是硬币。猜猜硬币有几个?,数数有2个,2个硬币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2表示)出示2的卡片。

 (2)出示第二个茶罐子问:“有装东西吗?”(有、没有),摇摇,没声音,打开看,(有扑克牌)。“几张扑克牌?”(有3张扑克牌?)“3张扑克牌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3表示)出示3的卡片。

 (3)出示第三个茶罐子,问茶罐子里有装东西吗?(有、没有),摇摇,没声音,打开看,没有,没有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用数字“0”表示),师出示“0”的卡片。

 4、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情况可以用“0”表示。

 (1)联系生活经验。小朋友想想,在平时生活中,如在幼儿园、家里、路上、公园里,山点、商店里什么东西没有了,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想到了,与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交流分享:请幼儿进行交流。(例:筐里有5个皮球,小朋友都拿走了,筐里没有皮球,可以用“0”来表示……)

 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接下来我们看看,“0”宝宝还有什么本领?

 三、了解“0”可以表示“起点”、“界限”。

 1、“0”可以表示“起点”。

 (1)寻找直尺中的“0”。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一把直尺)。

 “小朋友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个位置?“(直尺的左端)。

 “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是1)。师在直尺上用手提示这一小段表示1,接着我们一段一段的来数一数,1后面再加一段是几?(是2、3、4……)

 “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呢?是“起点“的作用。

 (2)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

 ①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1—5的数字宝宝,你们可以想出不同方法让他们排好队,小朋友会吗?“

 ②分组讨论,按序排队。在各组桌上摆放1—5的数字宝宝,幼儿在小组讨论后,每人拿一数字卡,按数序(顺数、倒数)排队。师分别请两组不同的排序方法手执数字卡到前面排队,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是顺数排或是倒数排)。同时也请来了数字宝宝“0”排队,问:“它应该排在哪个位置?”(在顺数排的前面或后面)为什么?(按倒数排队:数字宝宝是从6排到1的,是由多到少排列的,1最小,1再少掉1就是0;所以数字宝宝“0”就要排在“1“的后面;按顺数排队:数字宝宝是从1排到6的,是由少到多排列的,在这里“1“最小,排在最前面,所有数字宝宝“0”要排在“1“的前面。)

 ③小结:刚才小朋友玩“数字宝宝排队”的游戏,能动脑筋想办法,排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倒数排列法,数字宝宝“0”排在“1”的后面;另一种是顺数排列法,数字宝宝“0”排在“1“的前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0”在这里是起着什么作用?(“0”在这里是起着“起点“作用)

 2、寻找温度计中的“0”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图中有什么?(一个温度计)。小朋友在温度计上找找“0”在哪里?(在温度计的中间),温度计的中线有一条红色线,这条红线是随着温度上升或下降的到。如果红线下降到“0”的位置,天气就会变得很冷,水就会结冰。如果这条红线慢慢上升到“0”的位置以上,天气就会越来越暖和,结的冰就会慢慢融化成水。“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着“界限”的作用。)

 四、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1、创设探索环境:

 两边放有生活中与“0”有关系的物品:如手机、尺子、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小袋子等。

 2、创设探索氛围。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0”,“0”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你们知道吗,他们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待会儿小朋友去找一找,并玩一玩。

 3、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幼儿分别到两边的操作区找找、玩玩、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0”。

 提醒幼儿:你选择的物品在还没有使用之前,先看看原来的指针指在数字几?开始使用时你发现了指针有什么变化?如使用体重器、秒表、小钩称等。

 4、幼儿交流探索过程。

 幼儿交流找到了什么东西,怎么玩的,发现了“0”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0”宝宝,数字“0”宝宝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又如尺子、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中的“0”宝宝,他们在这里是起着“起点”的作用;再如温度计中的“0”宝宝,他是起着“界限”的作用;还有门牌号、手机、车牌号中的“0”宝宝,他们在这里表示的是号码中的空位。数字“0”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真大。

 五、以复习《五只猴子荡秋千》儿歌结束活动。

 1、复习儿歌:小朋友还记得《五只猴子荡秋千》的儿歌吗?我们站起来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2、表扬小朋友念得真好,五只猴子一只一只的被鳄鱼吃掉了,还有猴子在荡秋千吗?(没有了)。没有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0”表示),师手指头从5逐一减少到1至没有了,以握紧拳头以示。

 今天小朋友认识了数字宝宝“0”这一新朋友,你们喜欢他吗?(喜欢)。现在我们一起回班级跟数字宝宝们继续做游戏好吗!

  延伸活动:

 一、数学区域:

 投放与“0”有关系的物品:如手机、尺子、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小袋子等,供幼儿操作。

 二、提供数学操作册

 让幼儿练习,加深对数字宝宝“0”的认识。

  活动点评:

 此活动的教学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选择内容能很好体现数学生活化、情境性、互动性的教学特点。

 在导入和结束活动中,能有机整合语言领域。以复习“拍手歌”形式,自然巧妙导题激趣,引发“小猴吃桃”的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活动结束时,复习《五只猴子荡秋千》的儿歌,幼儿边念边表演,即活跃了活动氛围,同时也突出了此活动教学重点,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起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

 教学活动中,能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课件,让幼儿在视觉感官中认知“没有了”,可以用数字宝宝“0”表示,很好地扩展幼儿思维的发展。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已有的表象,引导幼儿想象,说说什么东西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

 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直观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参与活动,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寻找、发现“0”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寻找生活中的“0”中,能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从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同时也可以体现幼儿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体验规则给活动带来的好处,乐意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用餐、走楼梯、大转盘等)。

 2、楼梯模拟、小孩人像。

 教学过程:

 一、传话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发现游戏的规则,遵守游戏的`规则,体验乐趣。

 1、了解传话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你们好!(微笑的)

 幼:陶老师好!

 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神秘的)

 幼:喜欢。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3位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合作。

 (教师请3个小朋友上来。前排后排各请一个:你来,小弟弟你来,小妹妹你来。请小朋友面对大家站成一排)

 师:呀,我得站在第一个。我要传话!(语速慢)请大家看好我们是怎么玩的。

 教师在第二个小朋友耳边轻轻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并指示幼儿传给下一个小朋友。提问最后一个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

 师:游戏做完了,刚才我们玩的游戏叫什么名字呀?我们是怎么做的?

 幼:一个接一个传话

 要说悄悄话

 不能让人家听见

 说的人要说清楚,听的人要听仔细。

 师:恩,那是排头,恩,最后一个是排尾。

 小结:刚才我排在第一个,我是排头我把话传给第二个,然后一个接一个传话,他是排尾。传的时候认真听,记住传的是什么话,传话时慢一点,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这样才能使游戏成功。

 2、开始传话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玩传话游戏啊?

 幼:想。

 师:我们大七班有6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我们请每一组坐在中间的小朋友做排头,第一个传话的人。往旁边传话,那谁是排尾呢?举手我看看。

 好,传到排尾的时候,请你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明白了吗?好,请排头到我这里来领话。(123先请,456再请。)

 教师告诉排头传话的内容,并开展传话游戏:

 师:好!现在开始传话。

 师:请排尾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幼:生活处处有规则,大家一起来遵守。

 师:恭喜你们都对啦!因为我们都遵守了游戏规则,所以就顺利完成了任务,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传的话。

 师幼:生活处处有规则,大家一起来遵守。(播放PPT)

 二、判断他人是否遵守规则

 1、播放幼儿用餐过程的一组照片。

 师:我们的游戏中有规则,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规则,老师带来一组小朋友们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的照片,要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小朋友做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

 小眼睛仔细看哦!

 幼儿认真观看,画面定个在6张完整版上。

 2、讨论

 师:这六张照片中的小朋友,你们觉得有几张是遵守规则的?有几张是不遵守规则的?数数清楚哦!

 幼儿回答。根据幼儿回答情况来进行比较说明。

 教师语言:

 还能看到更多的吗?

 看来小朋友们都觉得1、5、6几张,我们先来看看第2张。

 恩,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小眼睛真亮!

 我们每天都要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卫生的好孩子!还要注意什么呢?

 擦毛巾,不做小花猫!

 你们都每天漱口吗?这样即时的清洁口腔,保护了牙齿。

 小结:看来用餐时要遵守用餐规则,饭前要洗手,吃饭时做到安静用餐,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饭后也要讲卫生进行整理漱口。

 三、解决规则问题:如何走楼梯。

 师:在生活中老师发现了走楼梯的一个问题,请你们看一看。

 1、观看录像,幼儿在上下楼梯时发生了碰撞。

 师:刚才小朋友在走楼梯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幼:撞在一起了。

 师:他们差点撞到了一起,哦,还好没有撞到。为什么呢?

 幼:走楼梯的时候没有遵循规则,胡乱走。上上下下的,就撞到了一起。

 师:来动动脑筋,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呢?

 幼儿自由回答,讨论。

 2、教师模拟楼梯,示范走楼梯要靠右边。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走楼梯的时候呀,要靠右走。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要上楼梯啦,他是背对着我们的,他伸出了右手,上楼梯靠右走;他转弯了,面对我们了,准备下来啦,应该走哪边呀?哦,这边,瞧小朋友还是举着刚才的右手,下楼梯靠右走。原来上下楼梯要遵守靠右走的规则。

 3、观看第二次录像。

 师:听了你们的意见,请你们看看,这一会他们走楼梯的时候还会不会相撞!

 观看录像。

 幼:没有相撞。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楼梯上有什么呀?

 幼:脚丫

 师:哦,脚丫子。走楼梯的时候要按靠右走的规则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了,还能用标记,就更能方便的提醒大家了,真棒。

 四、规则大转盘

 1、请小朋友分成红队、黄队进行规则大转盘比赛

 师:这里有一个规则大转盘,里面藏着许多有关规则的题目。请小朋友分成红队和黄队来规则大闯关。那谁来做黄队呢!好我们请第一二三组的小朋友来做黄队!那你们呢?就是红队哦!

 等一下你们可以说“大转盘,转转转”这时候规则大转盘就会转起来。蓝色的箭头停在红色的地方就由红队来回答问题,停在**地方呢?(黄队回答)答对一题得十分!看看哪一队的得分最多?

 每个队伍先给自己加加油!

 那么现在开始游戏。

 2、请幼儿根据题目来回答各类问题。

 a、这是什么标志?

 b、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

 c、请说出图书角看书时要注意的规则!

 d、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怎么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e、公交车到站时应该怎么上车下车?

 f、在幼儿园学本领的时候要遵循哪些规则?

 师:真棒!你们平时也是这样的吗?

 黄队得了多少分?红队呢?哇都好厉害呀!给自己拍拍手鼓励下!你们都是冠军,都是第一名!

 总结:小朋友们的规则小知识真多,真棒!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有规则,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公共场所、**院、商场等等都要遵守规则,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

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 ,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 , 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 , 这便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因而壮族山歌的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壮族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所撰《谈僮歌》一文和所著《壮族通史》(合著)以及《壮族民间歌谣集》(注1)等论著中可知:壮族古代民间歌谣包括诉苦歌(长工苦歌、媳妇苦歌、单身苦歌、叹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问歌、赞美歌、讨欢歌、示爱歌、定情歌、交友歌、发誓歌、分别歌等等)、风俗歌(庆贺歌、祝祷歌、仪式歌、敬酒歌、迎宾歌、送客歌、摇篮曲、哭丧歌、哭嫁歌等等)、生产劳动歌(农事歌、农闲歌、时令歌、节气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等)、盘歌(又称问答歌、碰头歌、猜谜歌、斗智歌,以对唱形式表现)、历史歌、时政歌、童谣、革命歌曲等等。

“壮族山歌……从体裁方面来分.主要的有壮话称为‘话诌’、‘话虽’和‘虽条’三种,即‘诗诌’、‘唱歌’和‘诗曲’。此外尚有自由体的山歌,每首无定句,每句无定字,可长可短。诗诌又名‘诗太排’。它是陈述故事之长篇诗歌.有诌人物、诌事物和诌猜谜(壮语称为‘诌鼓要’)等、如诌甘罗、诌乾隆皇.诌祝英白、诌蚊虫。歌词数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后,妇女同样地重唱一遍.若不会唱或唱错了,就会被对方取笑。反之,妇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诗诌’,新手则不敢唱。故未唱时先问对方是否能唱,不是贸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聪明有敏才,则难以应付。如‘诌猜谜’,即“鼓要”,男方先唱两句,说一件事物。如唱“声音嗡嗡地进攻,整个一夜都攻不通”给女方猜,答复的人也唱两句:说是‘蚊帐’,这就非有敏才不可。这种歌,今人能唱者已经很少。次为“唱歌”,词句一般是十句八句,较‘诗诌’少,句中限于七言.没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注重陈述他们的身世,而注重于淡情说爱,如同是唱祝英台,‘诗诌’说她去读书的经过,“唱歌”则说她和梁山伯相爱的情况。所以青年男女最爱唱这种歌,流行非常广泛。再为‘诗曲’,它与‘诗诌’和‘唱歌’不同,歌词每首只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声音较短,第一第三句声音拉长,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轮流地唱,与前两种男子唱完一条十多二十句后女子才接唱不同。诗曲较前两种歌容易唱,某些地区初学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广。壮歌又分无韵的和押韵的两种体裁。有韵的壮歌又有单押腰韵的,有重复句的不重复句的,有脚韵互押的,也有脚韵和腰韵互押的,以及脚韵头韵互押的,尤以后者较为奇特,为各种诗歌所少有。”(2)

壮族山歌中的诗诌,即长篇叙事诗歌,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尤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嘹歌》不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领主的兼并战乱作为背景,通过抒情的对唱表现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感情。四句一组,相互问答,拆开来是独立的抒情诗,连缀起来又是一首有头有尾的故事诗。

壮乡山歌开唱时,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特别是时政歌、仪式歌和情歌,在什么场合唱是有传统规矩的。例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不能唱。风俗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皆不能颠倒乱唱。连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样有不同的迎客歌。

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平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以富宁皈朝山歌调、靖西马隘及汉隆山歌调、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等尤为著名。山歌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单声部壮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壮歌。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100多种。在广西境内的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被视为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

壮族人人爱唱歌,传说古壮人是以山歌来跟先祖布洛陀对话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等,多以对唱为主。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但在春节、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形成歌圩似乎习以为常,偶尔甚至在赶集的路上会形成临时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吟唱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等。

壮族歌圩习俗源远流长。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歌圩。据说以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崖壁画,展现的便是秦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举行盛大歌圩的场面。关于壮族歌圩习俗的汉文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不少资料来源于南宁一带的壮族乡野。南朝梁代有记载,在晏城县(今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壮族“男子盛装……聚会作歌。”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写道: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书中强调了“自撰”二字,这正是对歌的特征。卷十《飞驼》载:“上巳日 ( 农历三月三 ) ,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壮族最大的节日。明代邝露《赤雅》等书记载“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男女“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唱和竟日”。明朝天顺进士刘大厦在南宁写的《闻从者谈土俗写怀柬王宪佥》诗中也提到“男女歌谣成卺礼”等,皆描绘了壮族歌圩情景。明清之际,曾有不少诗歌、文章赞道壮族歌圩盛况:“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词。”《武缘县图经》记载:“答歌之日,武缘(今武鸣)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解放前编写的《广西边防纪要》记载:“沿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为歌圩。”例如武鸣的山歌圩长期盛行不衰,在陆斡、马头、小陆、包桥、灵马、王桥、方合等地极为盛行。以农历三月最为面广、规模最大,九月次之,有部分在正月、七月、十月。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当地人民政府自1985年起,在县城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每年一届。歌节之日,灵水湖畔,武鸣河沿岸,明秀园、圩场上、公路旁、山坡上,人山人海,简直“无处不飞歌”,壮乡成了歌的海洋。至今,国外已有日本、泰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和民间歌手踊跃前来参加歌节活动。横县圩逢同样盛况空前。横县是广西历史上西瓯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壮人的集居地。历代有“兴歌”、“好歌”之俗,壮人称为“圩逢”,当地汉人称之为歌圩。据不完全统计,横州境内有圩逢38个点,分布在境内各歌圩镇。横县人田间劳作,家庭对语,出口是歌,喜、怒、笑、骂皆是歌。横县歌圩,大都是利用寺庙进行(即庙会)。其中最为盛名是农历四月十四日乌蛮山下的伏波庙歌节,有来自当地各乡镇和南宁、邕宁、宾阳、武鸣、钦州、灵山、合浦、浦北、贵港等县(市)三四万人参加,甚至远及港澳也有专程回来参加庙会歌节活动的同胞。民间歌瑶在横县比较流行,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歌瑶来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兴趣,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唱,这些歌瑶可分为:劳动歌、堂歌、儿歌、尼度歌、船歌、丧歌、情歌。据史料记载,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是广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都有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唱山歌、纪念壮族始祖布洛陀。(右上图为田阳三月三布洛陀歌圩上当地壮人与外国人对唱情歌场景--摘自平果供电新闻网中心)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歌节”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1999年,在民族艺术节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的11月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至今已办了8届。

壮族歌圩活动内容丰富,除了行歌互答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打扁担、唱师公戏、壮戏、采茶戏等精彩的民族活动。邕宁县还盛行一种还球歌圩,即由一村庄向另一村庄送去彩球,相约对方还球,至期举行山歌比赛,如还球一方唱不赢,彩球就还不过来,只好待来年再赛。此事宋代有记载。歌圩流传到近代,增加了买卖生意等经济活动,以及打篮球、赛跑等体育项目。

壮族歌圩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历史上一直以青年男女通过公开聚唱来选择婚配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们便盛装艳服,三五成群地来到歌圩场,通过歌唱显示才能,披露心声,交流思想,找寻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对唱是主要的活动方式。对唱是一对一对进行的,当一对男女青年对唱的时候,双方的朋友都围在身旁相助,甚至还有歌师在旁出谋划策。对唱的程序是非常复杂而严格的。一般来说,从初交到初步确定恋爱关系,要经过下列对唱阶段:引歌、初会歌、大话歌、初问歌、盘歌、赞美歌、追求歌、初恋歌、结交歌、定情歌、赠礼歌、嘱别歌等等。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紧密相联。每个环节的歌都很长,很丰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几天几夜。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历史上,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壮族山歌概而言之,具有几个方面的艺术形式美和特点:表现在:

1.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与西方人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这或许是比喻比兴手法在壮歌中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

2.壮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古人虽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来说明诗歌创作的艰辛,但同样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诗的“快手”敏才。所以壮族歌手们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对唱几天几夜而不重复的令人叫绝唱功同样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诗”的速度望尘莫及。壮人的嘴巴几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壮歌具有整齐严谨、琅琅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正如名史家黄现璠明确指出:“壮族诗歌最擅长于譬喻和生动的描写,能给予唱者和听者极大的感动。故清代闵叙说:‘壮人生于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粤西笔述》引《粤西偶记》)(3)

注1:《壮族民间歌谣资料》,广西科委会壮族文学史编辑室,1959年7月编印。

注2:引自黄现璠撰:《谈僮歌》,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

注3:引自黄现璠撰:《谈僮歌》,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民族娃娃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分泥和连接的技能制作民族娃娃。

 2、感知几个常见少数民族的特色。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湿抹布、民族娃娃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各种民族娃娃,听泥娃娃自我介绍:"黑眼睛,黑头发;你穿对襟袄,我系葡萄扣;你梳桃子头,我扎小髻髻。我们是一群中国娃娃,我们住在无锡惠山的山脚下。

 引导幼儿观察名族娃娃的外形特征:脸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很美丽。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1、老师出示泥团,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时候,先要把泥分为两块,每一块再分为一大一小两块,大的分别做身体和两条腿,小的分别做头和两条胳膊。

 2、用我们学过的团圆、搓长、压扁等本领做出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

 3、示范连接:做好以后,将头、胳膊、腿与身体连接在一起。提示幼儿可以用辅助物来帮忙。

 4、最后填上眼睛、嘴巴,提示幼儿可以用泥条粘帖的方法表现出名族娃娃的发髻特征。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平放在泥工板上。

 三、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来做一个泥娃娃,分泥时要注意份量多少。提示:想想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头和身体连接的牢固一点呢?

 四、交流讲评

 我们今天可以开一个民族娃娃展,你们都是小评委,请你来说说你喜欢那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了解常见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对学习文字的兴趣。

 3、激发幼儿继续对少数民族探索的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少数民族的文字等。

  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

 (1)民族娃娃创设于环境中,引导孩子自由观察不同民族娃娃特点。

 (2)个别交流:你知道哪个民族娃娃?他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2、娃娃找家:

 (1)出示文字。幼儿看看认认。

 (2)帮助民族娃娃找到自己的家。

 幼儿找自己的喜欢的娃娃,讲出是哪个民族的,再送回家。

 (3)幼儿互相检查核对。

 3、经验提升:

 (1)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2)少数民族的娃娃服装和我们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幼儿有话可说,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来抓住幼儿喜欢帮助别人这一特点,让他们帮助小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想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课堂氛围热烈活跃;参与活动让幼儿从说到行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重点;拓展延伸训练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想象能力。结束环节即紧扣课题又和谐自然。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6.7。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3.初步了解汉族、维吾尔族、藏族、满族服饰的特点。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4页

 2.黑板简笔画:花盆、捧花

 3.蜡笔36支

 4.幼儿用书第9页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觉得咱们班小朋友数量多不多?幼儿园里小朋友多不多?我们国家共有13亿多人口,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才到十亿,多不多?

 2.我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习俗都不一样,有首歌这样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我们人口这么多,但是很相亲相爱,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出示PPT)

 3.介绍各族服饰的特点

 4.幼儿人每个民族的小朋友

 5.数一数每个民族来了多少位小朋友

 6.出示数字6? 圈圈在哪里?(老师故意写错,让幼儿认识正确的写法)6除了可以表示6个民族娃娃,还可以表示什么?

 7.出示数字7? 7像什么?

 8.数一数黑板上花有几多,老师装花盆说话,要几多花就用直线把花和花盆连起来

 9.完成幼儿用书练习题

 10.老师巡视幼儿完成情况

 11.布置作业:数学练习册第8页

 12.讲解练习册解题方法

 13.小小书、放书包、轻轻拿、轻轻放,老师夸我好宝宝

 14.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难点)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有关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和。

 2.音乐:《天路》、《赛马》、《山歌好比春江水》

  经验准备:

 幼儿的旅游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动过程:

 1.创设“藏族游”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1)幼儿随教师乘坐“青藏铁路”去拉萨,ppt播放,引导幼儿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由配课教师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达,邀请幼儿一起跳锅庄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讨论青藏高原的了解。

 提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结:青藏高原的天蓝云白,雪山连绵,布达拉宫壮观雄伟、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播放视频“青藏铁路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幼儿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知道青藏铁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对藏族人民的重大意义。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铁路的修建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些什么?

 小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们随时会因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青藏铁路修建完成,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地区的辽阔景色及风土人情。(1)在欢呼声的音乐中,引发幼儿猜想,引出那达慕大会。引导幼儿“听,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出示“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民的活动的探究。

 (2)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幼儿分组交流,教师梳理提升。提问: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爱哪些运动?

 小结: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骑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

 (3)出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播放《赛马》,幼儿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动的有趣。

 4.出示“对山歌邀请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体验壮族地区风景及文化。

 (1)通过ppt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对壮族风情的探究兴趣。

 提问:“谁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对山歌?“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讲述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分享,老师进行提升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上倒影,静美如画。

 (3)欣赏“对山歌”,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刘三姐和二郎哥对山歌的经典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对山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歌,开头要托长腔“喊山”,以引起别人注意。

 (4)幼儿学唱对山歌,体验对山歌的有趣。

 请男孩和女孩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水进行对山歌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歌词创编,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风情的理解。

 (5)幼儿随教师边唱山歌、边划船参加“对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在班级创设“民族大舞台”、“民族风情村寨”等区域,引导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的了解,提供幼儿展示平台。

 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课后反思

 1.关于幼儿经验缺乏的难点解决。

 由于活动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做了充分的了解,因此通过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区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们在活动前获得了部分相关民族的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了良好的经验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和孩子们充分参与、表达的前提。但是孩子们收集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经验,形式上大多是通过、视频的认知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以铁路、马、船等当地特色的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比一比、演一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加上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效果,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关于教师主导仍然较多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幼儿参与活动,获得较好的认知、体验,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场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为此我反思,应该在什么环节加以放手?怎样创设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下一步的构想中,我将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服饰。

 2、根据主要民族的服饰特点,尝试画出民族娃娃的特点。

 3、发展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少数民族挂图(蒙古族、维吾尔族。

 2、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这些民族的娃娃和我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他们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讨论)

 3、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一些民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维吾尔族:头戴六角帽,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藏族: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女孩身穿长裙,外罩一条五彩围裙。男孩一个袖子套在手臂上,一个袖子甩在旁边,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4、刚才你们在看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在什么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幼儿作画。

 1、老师这还这有3个民族小朋友,你们看,她们穿的衣服和王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少了许多图案)。我们想不想把它变的更漂亮一些。

 2、请幼儿按各民族服饰的特点画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出各民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些民族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装饰的?我们和民族娃娃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6

 大班美术:

 民族娃娃

 活动目标:

 1.学习折剪连续图形的方法,装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头饰。

 2.积极利用废旧鞋盒进行合理创造,自制玩具。

 3.懂得废物也可变成宝,乐于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不同的鞋盒、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果冻盒、剪刀、双面胶、胶棒、彩纸、彩带、皱纹纸条、彩珠、鞋盒制作的自制玩具民族娃娃2个,民族头饰和步骤图示课件。

 知识准备:已学会剪多个一样的图形和对称图形,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

 活动过程:

 一、少数民族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知道我们是哪个民族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瞧!这是我们的几个少数民族的人,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好看的头饰。这个是?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2位小客人,从他们的头饰上看,猜猜他们两来自哪个民族?你从哪里看出它是满族的?头饰上面的有哪些花纹?还有一个呢?

 小结:原来少数民族的头饰大多是由连续图形组成,并用长条和一些简单一样的图案组进行装饰,真有民族特色。

 二、通过谈话活动,了解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

 师:这么好玩的民族娃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幼儿讲述)

 小结:废旧的鞋盒做娃娃的脸、吃剩的果冻盒做娃娃的眼睛,他们的用处真大,可以做出这么漂亮好玩的娃娃!这两个民族娃娃还可以陪小朋友们做游戏!变!(弹珠出现在果冻盒内)变出了什么?弹珠是怎么进去的?原来果冻盒开了一个小口让弹珠通过,(示范彩珠游戏)这样我们小朋友就能和好朋友进行滚弹珠游戏,看看谁的弹珠先进到开口的果冻盒里。这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民族娃娃,还是一个能陪我玩的娃娃呢!

 三、根据步骤图,幼儿探讨、学习创作方法。

 师:这么好看的民族娃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出示图1(贴有五官的鞋盒):第一步是什么?

 在鞋盒的适当位置用胶棒贴上眼睛,嘴巴。

 这个是什么表情?我们还以做一些其他的表情?谁来说说看?

 出示图2(贴好果冻盒的五官):第二步呢?

 我们将开好口的果冻盒粘在眼睛上,记住开口要放在弹珠能滚进的地方,然后我们选择适当的果冻盒作为嘴巴粘好,如果还有空余的地方可贴上腮红等障碍物,不过一定要留条路让弹珠经过。

 出示图3(头发):接下是娃娃的头发,头发我们用什么粘?双面胶粘的牢。

 在同眼睛高度的鞋盒侧面贴两排双面胶,贴上彩带,皱纹纸条等作为头发。

 出示图4(头饰):接下来要做头饰了,头饰的底纸大小怎么选择?能不能比鞋盒窄?选一张大于鞋盒的彩纸作为底纸。

 四、探索学习折剪连续图形

 那底纸上要贴一些什么图形才能说明它是少数民族的呢?(连续图形)

 我们小朋友知道折一下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那么连续图形怎么折怎么剪呢?谁来折折看。(幼儿示范折,老师示范剪,重点提示剪开口一面)

 出示图5(范作)瞧!又一个的民族娃娃诞生了!

 五、根据图示,幼儿创新制作。

 小朋友们学会了吗?那现在请小朋友不争不抢的拿好一个鞋盒看着图示开始制作自己的民族娃娃吧!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完成制作。

 六、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用废鞋盒做了这么漂亮的民族娃娃,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废弃物品,只要我们肯动手、肯动脑,我们就能把它们都变成有用好玩的宝贝。

 现在请小朋友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领取彩珠,回班级和好朋友们去比赛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3/4拍舞曲伴奏。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火车带我去远方》课件、

 《火车波尔卡》欣赏曲、

 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

 二、师生问好

 三、新课教学

 (一)、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音乐)

 听,快乐的火车就要出发了。(音乐声起,边听音乐,教师边打拍子节奏)

 小朋友,你们听这这首乐曲,想到了什么?

 小火车在表扬小朋友:他说:"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可是优美、欢快的我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谁来帮小火车起名字呢?

 小朋友给小火车起得名字都非常好听,我们就叫他"快乐的小火车好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火车波尔卡》,我们就让快乐的小火车带我们去远方好吗?

 (二)、快乐的小火车开来了,一节节小车厢,就像小伙伴们手拉着手,听,汽笛长鸣,火车带我去远方。(第二次音乐响起,边听音乐边随老师做动作,熟悉乐曲,课件演示。)

 看,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打击乐器,让我们随着活泼欢快的乐曲,来做一名小乐手,为乐曲伴奏,看谁的节奏拍得好,表情好,还能把坐火车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教师介绍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的打击方法和节奏。(课件展示)

 听第三遍音乐:用正确的打击方法为乐曲伴奏。

 (三)、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你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旅游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当火车小司机,老师是你们的报站员和导游,音乐一响,咱们就出发,音乐一停,我们的小司机就得停车。

 长治到北京、北京到西安、西安到江苏、江苏到西藏。(课件展示)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我们开着快乐的小火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下节课请小朋友画一张你最喜欢的景点送给老师好吗?让我们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放音乐《火车波尔卡》)儿童网站()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 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三、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 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

 1、内容的适宜性

 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 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

 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小班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5、音乐游戏 《 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

 宝宝新村

 [研究要点目标]: 1、学习在纸上画好楼层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门,从而做成一幢高楼。布置宝宝新村,体会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发展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

 [研究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高楼)装饰过的一面背对幼儿,这是什么?(纸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师用纸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

 1、在白纸上画上楼层、窗口、门。

 2、在白纸背面涂少许浆糊,粘到纸盒较宽的一面,贴紧。

 3、将多余的纸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门。

 三、幼儿制作。

 用过浆糊后要手擦干净,剪门时要沿着的门的'轮廓线进行。

 四、讲评。

 1、将幼儿完成的楼房布置成一个宝宝新村,在新村内放置玩具小车及花草。幼儿自由参观,评评什么楼房造得好。

 2、幼儿自由交流、探讨。

 [研究结果]:

 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基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楼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门时有些困难,不过小朋友们都比较兴奋。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学习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提高创造想象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农场背景图,小动物,音乐,歌词,太阳、月亮。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练声1、"小朋友,今天我要邀请小朋友去参观一个非常漂亮、好玩的地方--农场,想去吗?我们乘着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进入场地)"农场到了!瞧!农场里有什么呀?"幼儿讲述。

 2、练声"哇!农场里的东西真多呀、真有趣,有房子、大树、有栅栏,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呢!那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带领幼儿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学习新歌 1、"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轻轻地找个地方坐下来吧!""除了这些小动物,看还有谁来了?我们快跟它打声招呼吧!小猪是怎么叫的?"引导幼儿学习小猪的叫声。

 2、"小猪看到小朋友们可开心了!听,它唱起了歌--"老师范唱歌曲。

 3、"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幼儿讲述后出示汉字:在农场里。

 4、"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应。

 5、"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我们一边看图一边来说一说,好吗?"带领幼儿念歌词。

 6、"我们也来唱一唱吧!"幼儿演唱歌曲。

 7、 "在农场里这首歌曲听上去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播放歌曲。

 请幼儿讲述。

 "这首歌很欢快,活泼,在唱的时候也要用快乐的声音来唱。"8、"唱的时候嘴巴要张得圆圆的,这样我们的声音才好听,我们再来唱一唱吧!"再次演唱。

  三、学习用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1、"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呀,太阳和白云也跑来了,她们也想唱歌,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呢?"请幼儿讲述。

 2、"小朋友真聪明,太阳在这里就是太阳唱的,白云在这就是白云唱的,最后在一起就是一起唱的,现在我来做太阳,你们做白云来唱一唱,好吗?""谁想来做太阳?剩下的小朋友做白云。"四、创编歌词"农场里除了小猪,还有很多小动物呢,请你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和他的叫声编到这首歌曲里来唱一唱,好吗?

 1、幼儿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个别幼儿答"你来做太阳,我们来做白云,好吗?"四、结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编出了这么好听的歌曲,回家后把它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时间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家吧!"听音乐离开场地。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影片《刘三姐》的VCD

2、对歌的挂图

3、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正值秋天收获之际,我班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爱秋天”:我带领孩子去大自然观察秋景:品尝秋天里丰收的果实;画一画“我眼中的秋天”。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致勃勃.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怎样让幼儿把心中对丰收的喜悦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呢?我选择了幼儿很少接触的民族乐曲《喜洋洋》。曲中欢快的乐段与抒情的乐段正好能表现出丰收欢庆的景象和秋叶满天飞舞的美丽。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理解音乐的热烈和柔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内容,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画制作(①拟人化的水果在欢庆丰收;②拟人化的树叶在翩翩起舞)。

 2.情境创设:丰收景象(装饰各种水果篮、农作物篮、花卉篮)。

 3.各种水果、小树叶头饰。

 4.各种材料的打击乐用具。

  活动过程

 一、感受部分

 1.师幼随《摘果子》音乐边跳边进入活动室。

 ①师逐一举起水果篮、农作物篮、花卉篮,问幼儿: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

 ②这些都是秋天里的水果、农作物、花卉,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秋姑娘不仅给我们送来了礼物,还带来了一首庆丰收的乐曲呢。

 2.幼儿倾听音乐《喜洋洋》。

 ①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欢快、动听、想跳舞……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②仔细听听乐曲的前、后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听后轻轻讨论,各抒己见,如有意见分歧。则引导幼儿比较倾听A段音乐与B段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配乐上的变化.让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在幼儿讨论产生结果后.教师用语言合并手势稍作小结:先是欢快的音乐(有力度的动作),然后是柔美的音乐(柔软的水波浪动作),再后来又是欢快的音乐。

 二、理解部分

 师: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么动听的乐曲,它们欢快地跳起了舞。(出示静止的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两幅分开的画面。)

 1.第一段音乐是谁在跳舞?为什么?

 2.再来听第二段音乐。想想现在是谁在跳舞呢?为什么?

 3.第一段音乐是水果娃娃在跳欢快的舞,第二段是树叶娃娃在跳优美的舞。听,第三段音乐跟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是谁在跳舞?(跟第一段音乐一样,水果娃娃在跳欢快的舞。)

 指导策略:在前两个提问中。如幼儿回答正确并意见统一.则让画面随音乐节奏动起来;如意见有分岐,教师则引导幼儿先考虑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跳舞时有什么不一样.再想想两段音乐哪一段欢快,更适合谁跳舞:哪一段音乐优美,更像谁在跳舞。

 三、表现部分

 (一)伴奏

 你喜欢这首乐曲吗?我们一起来为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的舞蹈伴奏好吗?(出示各种积木、玩具、小桶、小杯、筷子、易拉罐、贝壳等物品。)

 1.自取自玩

 幼儿选一样喜欢的东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拿相同东西的幼儿也可以在一起想办法。

 幼儿行为:幼儿通过相互交流、自我尝试.发现不同的敲击物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选择材料的不同部位敲击,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幼儿在自玩中显得开心又投入。

 2.听音乐伴奏

 ①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

 幼儿行为:从头至尾一样的速度、一样的力度,没有起伏变化。

 ②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敲击才能表现出小树叶在轻柔飞舞。在敲打小乐器时应该要注意什么。(让幼儿先自己尝试,再邀请个别幼儿示范如何轻柔地敲击小乐器,并组织幼儿重点演奏这一段。)

 幼儿行为: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尝试,幼儿感受到了不同性质的音乐应有不一样的表现方法,演奏水平明显提高。

 ③完整演奏(师双手持圆舞板,用语言提示和手势动作带动幼儿一起演奏,充分表现乐曲的热烈和柔美。)

 幼儿行为:在老师情绪、体态的感染下,幼儿的演奏很投入.表现在小脸上、眼神里、肢体动作上,把对乐曲性质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创编动作

 师: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跳得多开心,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成秋天里的果实,和它们一起欢庆丰收呀?

 1.幼儿可演奏,可用头饰装扮(提醒幼儿音乐欢快的时候,水果娃娃跳得真开心,音乐柔美的时候,树叶娃娃在翩翩起舞。)

 幼儿行为:个别男孩一直选择扮做“小小演奏家”,老师留给了他们表现的空间,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选择和各自能力。

 2.鼓励幼儿相互交换头饰继续表演

 幼儿行为:多数幼儿乐意相互交换头饰,也有个别幼儿一直钟爱自己一开始扮演的角色.幼儿在尽情的表演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教师以秋姑娘的角色介入表演

 师:看,老师装扮成谁了?秋姑娘来和你们一起共庆丰收了。

 幼儿行为:幼儿的自由选择、相互打扮、交换角色以及教师的介入把活动推向高潮.良好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四、结束部分:分享水果

 “秋姑娘”与幼儿共同表演后,双手托起水果篮.把水果作为礼物分发给幼儿共同分享。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感知音的强弱,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3.能根据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手摇铃、木鱼若干

 2.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

 2.学习演唱歌曲。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大雨小雨》,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2)教师第一遍范唱

 范唱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3.教师第二遍范唱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请你们再来认真听一听。”教师开始范唱,提问:歌曲里面说得是什么样的场景?(下雨的时候)下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雨呢?谁来说说。

 4.回忆歌词

 教师使用图文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回忆歌词。

 5.学唱歌曲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唱一遍,注意要突显大雨强、小雨弱的声音。

 (2)第二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做动作边唱。

 6.分男女演唱

 分男女小组演唱,先男孩子唱大雨,女孩子唱小雨。老师用手势指挥。然后再交换演唱。

 7.乐器伴奏

 手摇铃表示小雨,木鱼表示大雨。

 教师先分开教他们使用,然后再开始演奏。老师手势指挥,最后再交换乐器演奏一遍。

 8.结束部分

 演奏会结束了,请小朋友把乐器送回家。

壮族三月三作文350字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节奏练习,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音乐节奏感和感受能力。

 2、在“数高楼”这一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打击4/4,2/4拍音乐的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2/4拍乐曲的节奏的不同打法。

 3、培养幼儿的协商合作能力,及音乐表现力。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楼房的表格2张,空表格3—6张及若干可用于粘贴的楼房画;

 2、录音机、数高楼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铃儿响叮当》音乐幼儿坐到位置上;

 1、发声练习提醒幼儿用轻声,并将身体坐正;

 2、复习歌曲《数高楼》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二)出示一张画有高楼的表格。

 老师:小朋友,我们周围变化多么大啊。四周都盖起了高楼大厦,我们数也数不清。现在,老师手上有一张地图,上面很多空地上都盖起了房子。现在,我们要坐上汽车去看看这些高楼,但是,有个要求,看到一座房子慢拍1下,看到两座快拍2下,空地不拍。

 (三)老师根据音乐先示范一遍,幼儿一起跟着试拍。

 第二遍,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拍节奏。

 (四)幼儿分为3组,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高楼填入表格,编配节奏,并试拍。

 老师:现在,老师还有很多的高楼没盖呢,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空地上盖上高楼。盖好以后,也和老师的方法一样一起来拍一拍。

 (五)幼儿围成圈,自由帖节奏。老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正确创编节奏。

 (六)游戏《数高楼》

 老师:我们盖了这么多高楼,现在我们来数一数,高楼有多高。

 (七)听《八只小鹅》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准确地按照音乐节拍和好朋友结伴舞蹈。

 2.体验跳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哈哈笑》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根据歌词创编练习基本动作。

 (1)欣赏歌曲两遍,根据歌词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2)哈哈笑动作练习:两个老师面对面站立,曲臂,双手食指指自己的脸颊,张大嘴巴边唱边点头。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模仿老师的动作。

 (3)跑跳步动作练习:幼儿儿双手叉腰,跟在教师身后做跑跳步练习。

 2.组织幼儿练习听音乐和好朋友结伴舞蹈。

 (1)请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表演一遍舞蹈。

 (2)请表达能力强的两个小朋友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3)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和教师一起练习舞蹈。

 3.请幼儿排成双圈表演舞蹈,引导幼儿每跳完一次,交换一个舞伴,体验和好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数鸭子》这首歌曲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歌词浅显易懂,深受幼儿喜爱,甚至许多幼儿听着听着便已回唱了,并且模仿小鸭子叫着。我们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教材,对此曲进行改编,编成了二声部合唱的游戏活动,并制成了电脑课件,提供给幼儿看图创编小鸭叫声,使幼儿在学小鸭叫声中进行合唱,从而促进幼儿友好合作,及感受到歌声和谐的美。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 :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 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性的敏感性,而乐曲在钟表店的旋律节奏,清晰明快,音像配乐比较丰富形象,有秒针走路的滴答声,有闹钟的闹铃声,有古老挂钟的整点报时的声音。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乐器的演奏,培养其初步的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尝试看节奏图谱用乐器进行表现

 二、能力目标 有初步合作演奏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旋律和节奏,激发对各种钟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CD、响板、三角铁、铃鼓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复记号以及培养幼儿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一个商店,这个商店里面有好多好多很有趣的东西,我们先去听一听,它可能会是一家什么商店,听完之后请你来告诉我,好吗?(好)

 二、幼儿倾听音乐一遍

 (一)教师出示钟表店的

 这是一家什么商店?(钟表店)为什么觉得是钟表店?(滴答滴答声...)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出示ppt1)真的是钟表店。

 (二)听听做做(按幼儿回答问题出示ppt2)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秒针走路声音的动作

 (嘀咚嘀咚)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秒针走路的声音),秒针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多练几遍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闹钟闹铃声音的动作

 还听到什么声音?(布谷声)哦,原来是布谷钟的声音。什么时候出现的布谷声?(布谷钟走三下出现布谷声)一起学一学布谷钟走路。(一、二、三、布谷;一、二、三、布谷)多练几遍

 还听到什么声音?(嘀铃铃闹铃声)哦,原来是闹钟的声音。什么时候出现的嘀铃铃的声音?(闹钟走三下出现布谷声)一起学一学闹钟走路。(一、二、三、嘀铃铃;一、二、三、嘀铃铃)多练几遍

 老师还听见了布谷钟和闹钟跳舞的声音,我们一起听一听。(教师做钟跳舞)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吧!多练几遍。

 小朋友们,这首乐曲有两段,讲的是布谷钟和闹钟的声音,第一段是谁的声音?(布谷钟)第二段是谁的声音?(闹钟)

 三、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更深的理解音乐节奏和规律。

 教师指导幼儿做肢体动作表演

 好了,小朋友都想把自己变成一只钟对不对?(对)那我们站起来,想一想,你想做哪一只钟?待会儿呢,我们听着音乐,把自己变成一只大大的布谷钟或者是一只小闹钟,让我来看看有哪一只钟是与众不同的好吗?(好)找一个地方站好。你想当什么钟?你想当什么钟?你想当什么钟?好了,那我们听着音乐学学钟表走路的样子。午夜钟声的铃声是前奏,要听仔细了,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三)幼儿跟着音乐做肢体表演

 (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让我看看这只钟,坏了,没坏,走,慢慢走,一秒走一下。来看看你的手。让我看看,是准时了告诉我的时间,是吗?这个钟在干嘛,顺时针走。看到了,这边有好多好多的钟,他们特别厉害!顺时针走好吗?嘀咚嘀咚,真棒!我们大二班的`钟真厉害,请坐!

 四、看图谱,乐器表现钟表声音

 (一)出示图谱并练习节奏

 教师出示图谱,带领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刚才布谷钟和闹钟走路留下的脚印,这是布谷钟的脚印,你们能看懂吗?(能或不能)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音乐,看看你们说对了吗。(放音乐第一段)

 1.响板代表什么?秒针走路,秒针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图谱教唱“嘀咚嘀咚)

 2.双响筒代表什么?三角铁代表什么?(布谷钟走三下叫一声)我们一起念一念。

 3.铃鼓代表什么?(布谷钟在跳舞,对或不对)不对的话,我们再来听一听。原来是布谷钟在跳舞,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4.认识反复记号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一个符号,两根竖线加两个小圆点,这是反复记号,意思是反复记号里面的节奏要再演奏一遍。那看看,我们的图谱有反复记号吗?在哪里?(请幼儿上台指)那谁能告诉我,这个反复记号是从哪里到哪里需要再演奏一遍?(从布谷钟走路到布谷钟跳舞结束)我们一起从头到尾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掌握了没有?。。。。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教师教念不发声,幼儿念节奏)

 这是闹钟走路留下的脚印,它的脚印和布谷钟的脚印一样吗?(一样)那这次请你们来念一念。(如果有错或者不整齐的话,教师带领幼儿一遍)

 这次我们跟着闹钟走路的音乐来一遍。

 小朋友们都已经熟悉,我们一起看看布谷钟和闹钟的完整脚印,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表演一次。(出示完整图谱练习二遍,无有音乐一遍,有音乐一遍)

 (二)出示打击乐器,幼儿看着图谱练习

 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谱,下面我们要请出图谱里的乐器宝宝来模仿钟的声音。

 响板怎么敲?要敲几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双响筒怎么敲得?来试一试?三角铁呢?来敲一敲,

 看看图谱,双响筒敲三下,三角铁敲一下。我们来试一试。

 铃鼓怎么敲,我们一起来敲一敲。

 我们跟着图谱一起来敲一敲。

 这一次我们看着图谱,跟着音乐来敲一敲。

 教师徒手乐器一一展示给幼儿看怎么操作。

 --乐器宝宝来啦,我们来看看这是--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自己上来选出你喜欢的乐器宝宝(幼儿自行选乐器)拿一样乐器宝宝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谁是响板宝宝?来拍一拍(响板)“嘀咚嘀咚”。一个乐器一个乐器单独演奏一遍。

 双响筒和三角铁宝宝在哪里?请你们也敲一敲。

 铃鼓宝宝在哪里?“嘀哒哒哒,嘀哒哒哒”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演奏,小朋友可以看着图谱,也可以看着老师的指挥,轮到你的时候,你的乐器才能发出声音,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小朋友们真厉害,还记得这个符号叫什么吗?对,在反复记号里面的节奏记得要再演奏一遍哦!记住了吗?我们再来一遍。

 一二三开始(放音乐,教师指挥)你看这些钟表真听话,一下子都能安静下来。

 这一次,我们要换一换乐器,请小朋友交换一下乐器来演奏。钟表店里开始要发出好听的声音了,布谷鸟要开始叫了,看好指挥,听好音乐,准备!开始。

 最后,面向老师表演。

 五、收齐乐器,活动结束

 小朋友样,钟表店里玩的开心吗?(开心)有的小朋友还想玩别的乐器,还想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吗?(是)那我们先把乐器放好,下次我们再发出好玩的好听的声音,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分享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农作物: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图谱(附后)。

  活动过程

 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诉幼儿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师幼合作对唱歌曲,幼儿非常投入,师幼互动效果好。

 7.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说明:原曲调为岛调,幼儿学习适宜G调,教学中可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后一句幼儿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说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小百科:功夫(gōng fu),汉语词语,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同时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三国志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有关壮族三月三的作文

壮族的三月三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

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有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

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

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

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有关壮族三月三的作文

壮族的三月三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

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有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

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

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

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作文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

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

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

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

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

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作文写桂林一个风景名胜

“迷蒙神境人仙醉,千里碧波属桂林。

”是啊!桂林山水美丽妖娆,令人陶冶。

在欣赏完《桂林山水》文章后,文中字字句句带领我神游桂林,让我领会桂林美景。

我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桂林山水甲天下”! 通过心中的感悟,在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自己创作一幅诗配画:清澈见底的河水中,一群群活泼快乐的小鱼像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儿童自由的嬉戏玩耍,它们穿过水草,在河底捉迷藏。

一叶小舟飘来鱼儿们四散奔逃,船桨激起碧绿的江水好像把一匹绸缎撕裂,不一会又完好如初,如一面镜子,又像一块翠绿的宝石。

无数的山峦此起彼伏,奇怪的山石,千姿百态,在薄纱似的云雾间若隐若现神秘莫测。

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我画出了山峰的倒影,画出了江水的平静和青绿,画出了山间飘动的云雾,画出了岸边可爱的野花,画出了一艘艘小舟。

桂林山水是如此的美丽!多么像一位楚楚动人娥娜多姿的少女啊!望着手中的画,我脑海中翩翩联想不由自主的赋诗一首;桂林山水甲天下,清澈见底见河沙.水平如镜似翡翠.,鱼虾戏耍水中游.奇峰罗列云雾上,千姿百态形样多.人间奇景神仙醉,赛过西施不算美。

看着手中的诗配画回想着桂林美景,我似乎身临桂林奇境,置身于云雾间,遥首望去,碧波荡漾着,小船行驶着,群山耸立着,野花怒放着……那景色令人难忘.不!是永远也不能忘怀. 我放下画,向窗前走去,看着飘落的黄叶但脑中依然回想着桂林山水那一片生机美丽和妖娆.心中又一次感叹桂林山水甲天下!

壮族三月三作文350字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

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

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

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

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

”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

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

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

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

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

“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

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

我的三月三作文~400我的三月三作文400实

我的三月三三月三,壮族人的节日,武鸣应该是最热闹的吧。

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

斗牛。

窗外,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天边包裹这一层层薄薄的丝衣,天外想起一声声清脆对额鸡鸣,打破了宁静的武鸣,迎接着三月三的开端,蒙蒙的睡梦还没醒,便响起了迎接三月三的 *** 。

十点左右,天边摸过一丝丝的彩云,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悠悠的来到主会场,进入眼帘的是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小摊小贩,一眼望过去,人山人海,每个人都穿着自己专属的衣服,颜色缤纷多彩,形成了五颜六色的世界,犹如彩虹一般的颜色。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式各样都有,挤满了整个街道。

一阵阵风吹过,不同的香气扑鼻而来,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美食的画面,,有烤羊串,烤鱿鱼,烤鸡,臭豆腐。

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简直就是天下美食,人间美味。

踏这轻快的步伐,怀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美食的世界,嗅着不同的味道,犹如进入食品的世界。

天慢慢暗了下来,摸过一层层浓厚的乌云风犹如一个个淘气小精灵一样,哗啦啦的吹,随着时间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演唱会刚开始,天空便翩飞着朦朦胧胧的细雨,一缕缕,一片片,一丝丝,一条条,一阵阵。

布满了整个世界,我们的热情并没有被抹灭,我们并没有多在意,但是。

老天就是这样无情,雨越来越大,一滴滴又一滴如豆点般,纷纷散入大地,无情的雨,无情的时间,无情的世界把我们逼入帐篷里,无奈伴随着,哎~我轻轻地叹了叹口气,我用失望的眼神望着这雨,心中不知是什么感情。

时间不等人,雨一下就下了好久,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都已经没有了,哎~无奈,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回家了。

风遗憾的吹着,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悲凉了。

广西三月三作文400字

广西三月三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

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

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

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

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

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

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

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关于三月三的作文

提到“三月三”,云南人最先想到的是大理白族的节日,说到在壮乡也有这一节日,并且是比春节还热闹的节日,我们就怀着好奇一路火车、汽车赶往距离昆明240公里的师宗五龙,在青山绿水间,我们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大聚会。

提到三月三的来历,年轻的壮乡人早已说不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春光明媚中休闲、玩耍的好日子。

找了几个身着壮家服饰的老人,听他们娓娓道来:一度被喻为“小西双版纳”的五龙,由于海拔较低,气候长年酷热,而就在春耕未央的农历三月时节,正是风和日丽、气候温和的一年里最舒适的日子,村村寨寨的乡里乡亲就趁时机来个大约会。

唱山歌小调、撑竹筏、泼水嬉戏、逛三月街,热热闹闹成全大家的开心。

赛歌与泼水五龙,壮语的发音是“西纳”,意思是风景美丽、田水富饶的鱼米之乡。

五条河水推送着一艘艘竹筏,载来了临村的父老乡亲。

顺水而下,身着绚丽彩衣的乡亲撒下一路欢歌,相聚在五龙乡的水寨村。

在壮族看来,他们称做调子的山歌是用于相识的,不论年纪、不分认识与否,只要能唱小调,能对调子,用歌声交流,就都是朋友。

当然,和大家最熟悉的传统一样,山歌最令人感怀的是男女青年互诉衷肠的真情表达。

竹筏行至水寨,河面宽阔开来,在四周绿泱泱的田地映衬下,竹筏横七竖八地停下,大家三五成群,相约着上岸聚集在河两岸,一边遥看对岸是否有自己心仪的人,一边亮出嗓子用歌声描述心意。

姑娘们羞涩地相互低头咬着耳朵,小伙们起着哄推推搡搡,小孩在人群中追逐打闹,年长者抽着烟袋、抱着婴儿,个个都是笑容满面,说着、唱着欣喜的心情。

一些孩子干脆上了岸,打起翘(就是我们的翘翘板)、荡开秋千,自娱自乐也惹得众人的羡慕。

歌声还未尽兴,不知是谁先挑起了调皮的神经,一股清泉洒在被骄阳晒得 *** 的皮肤上,被泼者也不吝惜将清凉传递,于是大家先是徒手撩起河水,后来不尽兴的人还抄起附近可借的瓢盆,一场声势浩大的泼水战就此铺开。

虽说谁都是穿上新装隆重赶来,可泼湿的人谁都不怒不恼,反而乐得一身凉快。

逛三月街,玩性不高的乡亲背着竹箩去赶三月街。

集市上鲜亮的货品晃花了挑选者的眼睛。

最耀眼的要数新奇的花米饭,才打下的新糯米,被染成五颜六色,装在冒着热气的蒸笼里,让人老远先被颜色一路迷过来,又垂涎着打开荷包买上几斤,再挖上大勺蜂蜜,拌开了吃下,眼里赏着明媚的色彩,唇上、舌间品着糯米清香和蜂蜜浓郁的交融,真是既悦目又美味。

时下受够了食品安全威胁的人们大可不必为染料的卫生担心,据说花米饭是用各种纯天然的中草药染制而成的。

在壮族人看来,三月三是比春节还隆重的节日,喜庆节日里的一切都是对整个来年的预示,于是人们企福来年身体健康,图吉利就在饭上涂上各种药材,不仅着了色,还能保健康。

一般花米饭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都有,**是用当地人称做杨 *** 的花或黄姜染成的,能治疗肝炎;紫色是一种草本植物,可预防淌鼻血;黑色是用三角枫叶子染成,作用是保护肠胃,不会拉肚子;蓝色用的是板兰根叶子,可清火……可谓壮乡人早就运用食疗一法。

另外,花米饭还有更深的寓意,就是各民族早就杂居在一起,在过节的时候,无论你来自何方,都是朋友、都是乡亲,各种颜色混合一起就象征着各民族不分彼此,相融相交。

三月三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

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

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

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

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

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

对山歌到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

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

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壮族三月三作文350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