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馆

木偶表演歇后语_木偶表演

1.提线木偶怎么玩

2.偶戏有哪两种?

3.木偶戏为何妙趣横生?

4.杖头木偶特点

5.什么是木偶剧

木偶表演歇后语_木偶表演

意外走红的上戏木偶专业,是一个为了传承木偶表演文化的专业。木偶表演文化的专业设置木偶操纵技巧、木偶表演以及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等专业课程,专业主课由中国木偶艺术传承人,国家一级演上海木偶剧团副团长郑国芳教授亲自任教

上戏木偶专业成为艺考黑马,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些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打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木偶剧本身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整个专业的培养体系,也是奔着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去,这让上戏木偶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上戏木偶专业的发展历程。

2004年,上海木偶剧团联合上戏 开创首个木偶专业本科班,第一届只有30多人报考,最后招录到14人。不过,正是这首批14位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上海木偶剧团后表现出众,才引起了社会对木偶专业的关注。到2007年,上戏木偶专业开始每年招生,报考人数也逐年增多。

从一些学生的不了解不热爱,到主动传承不断创新,也能看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给传统文化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提线木偶怎么玩

木偶表演系是学习制作木偶、表演技巧、文化底蕴、剧本创作、团队合作。

1、制作木偶方面:学习制作的材料、工具和技巧等基础知识,如木材的选购和加工、画面设计、木头雕刻、面料裁剪、针线缝制、化妆等。

2、表演技巧方面:包括口技、陈述、倾听、肢体语言、舞台发挥、暗示和情绪转换等。要能够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这需要扎实的表演技巧作为基础。

3、文化底蕴方面:认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木偶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知识,如传统音乐、戏剧和舞蹈等,让学生能够用多元化的视角和文化背景来创造木偶形象。

4、剧本创作方面:了解剧本结构和情节设计及创作技巧,能够融合文学、戏剧、历史、哲学和多学科的知识建立故事情节及角色形象,从而对木偶表演作品的全盘构思和创作。

5、团队合作方面:木偶表演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学生还需要学习和训练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合作、分工等技巧。

专业培养

木偶表演专业在课程培养上,除了专业木偶课之外,其他声乐、台词、形体课程都和表演系一样,也就是说木偶表演系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木偶操纵技巧、木偶表演、木偶制作等课程,还要学习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等专业课程。

布袋木偶、皮影、提线木偶等传统木偶戏类型也都是学生们的必修专业课。木偶表演主要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其学习的内容和戏剧表演大同小异,也就是说,毕业后去向和戏剧表演专业有很强的重合度。有点冷门,但千万不要因此就低估了它的就业潜力。

偶戏有哪两种?

提线木偶表演时,演员需要控制提线木偶的左右脚进行前进,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提线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而且有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动作。提线木偶一般只有在舞台上才会出现,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表演。

闽南将提线木偶俗称嘉礼,又名线戏,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大约67厘米,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

提线木偶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朝,是目前中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稀有剧种,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延续传统技艺的同时,发展出鲜明的个性,以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演技和逼真的造型闻名于世。

木偶戏为何妙趣横生?

最主要的有木偶戏和皮影戏两种。演出时所用的木偶或皮影既是戏剧表演的道具,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

1、木偶戏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2、皮影戏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扩展资料

表演程序

在传统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等人们都会请来戏班热闹一下。或者家中有大事,如生子、进宅、祝寿、孩子考取大学等,还有为生病痊愈或是为其他事酬神还愿的也要请来戏班祝贺,另外丧事出殡也有请戏班子的,以酬谢宾客。全村庄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庄的都可以前去观看。

剧团一般把台面做成楼台式小舞台,二米多高,三米多宽,搭在村头的空地和打麦场上,也可在乡村集市的绿树丛中。到要开演时,“主家”即邀请者,便燃放起“天地响”和“长鞭”,告知乡亲们,戏班演出即将开始了。

有的人家还在村口远远地插上彩旗,一路上一直插到演出场所,把宾客引到戏台前。戏班正式开演时,民众常常会要求加演“跳加官”和“跳财神”等喜庆折子戏。随后便由“主家”点戏,剧目多为传统戏剧中的武戏。

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黄忠刀劈夏侯渊》《水漫金山》《猪八戒招亲》等。有时,观众的兴趣很高,戏班能一出接着一出地演,从傍晚一直演到深夜。

杖头木偶特点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丧葬用的木偶。汉代已有活动木偶表演。唐宋时代傀儡戏盛行,有悬线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等多种形式。

一条扁担挑走一台戏

清黄竹堂《日下新讴》中有一首咏傀儡戏的诗,曰:“傀儡排场有数般,居然优孟具衣冠。丝牵板托竿头戳,弄影还从纸上看。”自注说:“傀儡之戏不一,有从上以长丝牵引者为提偶,有以板托平移者为推偶,有置于竿首自下持之运动者为戳偶。”木偶戏曾被称为“宫戏”,是因为清代前期被征入内廷供奉,当其盛时,也有四大名班之说,其中北京的金鳞班一直演到民国初年。雕刻木偶也是一项特殊的技艺,当时有一篇文章曾记述了一位著名木偶制造师的技能,文中说:“清代制宫戏之巧工曰戴文魁。其木偶则长三尺,台周回障以蓝色布,高逾人顶。其上则设置戏场,朱栏绣幌,华丽遹皇。每一木偶以一人举而弄之,动作身段与真者无异。后方围书画屏集,内行弦板列座,念唱与场上神情相合。”

扁担戏是最简陋的木偶戏

清代盛京的木偶戏也有多种样式。《陪都纪略》一书记述了几种:

扁担戏

嘀嘀咕,算哪出?

王小儿,打老虎。

招人看,却通俗。

锣声住,鸣嘟嘟。

“扁担戏”是最为简陋的木偶戏,艺人用一条扁担,一头挑着小戏箱另一头挑着木偶与锣鼓,四处赶场。表演时,将扁担靠大墙支起小箱,成小戏台,台下有蓝布围起,艺人坐在里边,打起锣鼓,然后手持木偶表演,表演扮奏唱念等也都由一人承担,被称之为“苟利子”。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子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清无名氏在《一岁货声》中介绍:“耍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肩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人笼皆在其中。笼内作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有八大出之名:《香山还愿》《铡美案》《高老庄》《五鬼捉刘氏》《武大郎诈尸》《卖豆腐》《王小儿打虎》《李翠莲》。”

古代绘画中就有儿童玩木偶戏的情景

这种扁担戏有的是布袋木偶,手伸进布袋里演唱《王小儿打虎》《卖豆腐》等剧目;也有杖头木偶,表演《猪八戒背媳妇》《太子出家》等剧目。

洋戏

惟洋戏,往下看。

似吼戏。用布幔。

黑马尾,五体栓。

行动坐,人一般。

合音乐,配丝弦,幻景可观。

洋戏,即提线木偶,艺人站在布后,上身有布围遮住。小戏台在下边。艺人拉动马尾,操纵木偶表演。其木偶比扁担戏的木偶要大,高约二尺多。由两三个艺人,同时操纵生旦净丑几个木偶来表演剧目。

耍耗子

小耗子,耍得精。

黑白花,红眼睛。

蹬风轮,跑软绳。

有扛枷,提水桶。

早年间街上常见“耍耗子”

“耍耗子”是“肉傀儡”的一种,以二寸长的各色小耗子代替木偶表演。耍耗子的道具就很特别,将木箱上的木架支起来,仿佛是马戏团高空演出木架的微缩品,二尺见方的小戏台,台上设有风轮、软绳、宝塔、井台等。艺人手里的每只小白鼠都会一两套诸如爬梯、钻圈、走独木桥、蹬风轮、跑软绳等本领。艺人口中念念有词,演唱各种戏曲。如一花耗子扛枷,便唱《苏三起解》;一黑耗子挑水,上井台,便唱《李三娘打水》;一白耗子在塔前跪拜,便唱《许士林祭塔》。

此外,“烟火”中还有药发傀儡,是彩纸制成的人物或动物,放到空中,也能做各种动作,俗称“放盒子”。它类似木偶,但不是木偶戏。

什么是木偶剧

杖头木偶特点如下:

杖头木偶戏是陕西独有的戏剧表演形式,也称“跑台子”。反映了陕西的风土民情,是民间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其显著特点是:木偶的头部多用木头雕刻而成(后增加了纸质头),根据剧中人物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木偶表演时,由操纵杖头木偶的人自己边舞边唱,或者由他人在幕后配唱。演唱的主要形式是用秦腔演唱。

角色上可分为生、旦、净、丑。配乐有文武场面,所用乐器的曲牌、板路与秦腔大戏相同。而且木偶戏可以表现出许多大戏舞台上无法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如“孙悟空”的“腾云驾雾”等。

由于表演方便,道具简单,表演的内容通俗易懂,从而班社分布广,演出活动广。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百姓欢迎。

陕西杖头木偶分布于全省各地,尤其是关中地区班社众多,还有汉中的洋县、商洛的丹凤县和洛南县等。民国时期著名的杖头木偶班社有:蓝田县胡曹娃秦腔木偶班、丹凤县成顺班、鸿禧社木偶班、长安县王麻子及其子王来来木偶班、江东木偶班、兴平县桑镇祝原木偶班。

乐育社木偶班、兴平县田阜乡木偶班、洛南县刘中喜木偶班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木偶班社近80个。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扶助木偶艺人成立了长安木偶剧社和和平木偶剧社,长安剧社改为国营,更名为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后又更名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

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又名傀儡戏。木偶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出现在汉代,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木偶剧: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又名傀儡戏。木偶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出现在汉代。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主要剧目

《白雪公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金银龙太子》、《猪八戒背媳妇》、《狐狸的诡计》、《小老外在天津》、《圣石传说》、《全托学校》、《大盗贼》、《绿野仙踪》《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 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