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馆

满月酒山歌对唱歌词_满月酒歌词怎么写

1.壮族民族风情

2.壮族简介

3.什么叫做客家人啊?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呀?

4.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5.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满月酒山歌对唱歌词_满月酒歌词怎么写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米仓山南麓,东临四川达州,西抵四川广元,南接四川南充,北壤陕南汉中,是北高南低,贫困人口集中的大山区。总面积12325平方公里,辖一区(巴州区)三县(南江、通江、平昌),172个乡镇,2355个行政村,人口370万。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7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属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所辖,秦汉时为巴郡(今重庆市)宕渠县所属。东汉和帝元年(公元89年)划宕渠之北(今四川巴中市、万源、达县之北,宣汉之西北一带)置汉昌县(志今巴州区巴州镇),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置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保宁镇)后由巴西郡所辖,北魏宣武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设巴中。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经陕南越巴山抵通江县两河口,25日解放通江县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巴州,1933年2月1日解放南江,随即成立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党政军首脑机关设通江。1933年6月首脑机关从通江迁入巴州。1993年10月设巴中地区,2000年改设巴中市,市府驻巴州区巴州镇,人口25万,系巴中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秦汉时,巴中境内有巴水(今通江河)、渝水(今南江河、巴河)纵贯全境,历史上把这里称“巴渝”。因两河流域住居賨人(巴人中的一支)又把这里称“巴賨”,汉高祖命名的“巴渝舞”即出于此。又因賨人喜歌舞、勇敢善战,高祖伐賨人平定三秦有功,故首次建县时高祖钦定为“汉昌”。明末清初,战乱平凡,瘟疫泛滥,人口大量死亡,现住居民中百分之九十为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来的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汉化后的汉人,另有少量的回民插居于汉人区之中。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的米仓山之南,境内巴渝二水下通重庆,巴方巴人建成的迄今有3000余年历史的米仓古道(巴岭路,大行道)是上连关中平原长安、下连蜀地成都的重要通道,因此这里也是黄河流域北方文化与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交汇之地。 巴中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全市共有摩崖造像100处,多为唐代所造。其中,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州区的南龛造像156龛2100余身;水宁寺造像27龛300余身;西龛山造像59龛1900余身;北龛造像24龛300余身。通江的千佛崖造像51龛3000余身,白乳溪鲁班寺造像20龛,184身。以上6处造像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价值不凡。另外,还有道教故事造像一处,为巴州曾口镇卧牛山造像6龛12身。

巴中摩崖造像特点甚多,造型精美,工艺细致,集聚了佛教各种派别的造像。以南龛摩崖造像为例,不仅有形式多样的窟楣和边饰雕刻,而且还饰以五颜六色的集束贯珠,帷幕流苏,更显示出了宗教神秘的色彩。有较多的飞天使乐,不仅乐器品牌众多,而且飞天姿态各异,是巴中唐代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工艺制作上以写实手法为主,形象逼真,姿态婀娜,可与敦煌壁画媲美。造像艺术较为民族化,世俗化,以丰满健壮为美,服饰由佛教的“偏袒右肩式”、“通肩式”发展为中国式的“冤服式”。水宁寺造像全部用高浮雕和圆雕的技法,表现出了人体形态的线条美,使造像显得更为精美,1992年中国敦煌艺术研究院教授段文杰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后题词赞美:“水宁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石窟、国之瑰宝”。 巴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价值极高。如“巴山民歌”,仅公开出版的民歌就达3000余首。既有专唱生产劳动为主的劳动歌,也有教诲儿童的儿歌,既有在庭院休闲唱的小调故事歌,也有庄重严肃的祀典仪式歌。总之,下田有田歌,薅草有薅草锣鼓,薅秧有薅秧歌。有修房造屋过程中石匠、土匠、木匠吟诵的各类仪式歌,有专用于婚嫁习俗的哭嫁、坐歌堂歌,支客司押礼先生吟诵的酒礼仪式歌和报送各类柬文的礼仪歌,有用于丧葬习俗的祭奠歌、孝歌,杀猪匠献刚鬣仪式中用的仪式歌,有抬行的报路歌,有背夫的巴山背二歌,还有请雨仪式歌,春官说春歌,骗猪骗牛止血歌,烧香拜佛的佛歌,巫师的诀术歌,嫁毛虫、烧土蚕、送疙虱等儿童民俗歌……总之,在巴中七十二行行行都有歌可唱。其中歌唱爱情生活的茅山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民俗仪式歌中,祀典歌、诀术歌历史最为悠久。在祀典仪式别强调语言的力量,在使用中必须用原创的语言,不允许即兴创作,否则神灵听不懂,达不到祀典的目的,巴中丧俗仪式中使用的各类礼仪文、出堂三献和对灵三献仪式均为明代抄本,所用的劝孝、教孝等各类孝文与《诗经》中的诗一字不差,如“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距今约3000年之久。巴中民歌中最多的七言格律诗可以追溯到秦始皇31年的《巴谣歌》,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歌词:以规整的七言格律诗为主,五言也有,较少。如“贤妹长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开包;才开包的嫩豆腐,轻轻一压水长滮”。其表现手法用传统的赋、比、兴,选用巴山人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写,朴实自然,毫不雕琢,浅显易懂。如“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用鲜花和蜜蜂这一特殊关系来比喻爱情是相互平等的,显得十分切贴,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如巴山背二哥们在中午肚饿疲劳,爬坡走不动时,领队便打柱放腔:“叫声脚杆你莫火巴,上坎就到凉风垭,店老板娘等着你,敞开胸怀喂娃娃,你要想吃她那热馒头,就慢步慢步往上爬”!

巴山民歌歌词创作手法之高,想象之奇特,比喻之巧妙,韵律之和谐,音节之宏亮、自然,是与那些用助词、叹词等虚词押韵的花儿、《莲花山情歌》、布依族《浪哨歌》、纳西族《玉龙山情歌》根本不相同的,巴山民歌禁止用虚词押韵。如“郎是蜜蜂飞上天,姐是蛛丝网屋檐,蜜蜂扑在蛛丝上,郎要高飞姐要缠”。又如:“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蹬眼发花,你是哪家小大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对门哥哥莫来拉,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莫在我身上想办法!”巴山民歌抒发情感大胆直接、热烈奔放、淳朴自然,这是其他民歌中少见的,如“陪郎玩耍五更天,怀抱小郎把气叹,闰年闰月样样有,为何不闰五更天!”,真是“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代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写到“真诗还在民间”,巴山民歌就是印证。

衬词:在民歌中常见的衬词总为虚词,即主体“歌词”加“虚词”,其目的或达到字正腔圆或增其咏叹意韵。巴山民歌的衬词与众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实词实句作衬词衬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甚至某些民歌的主题全靠衬句来表现,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找不到的,如《问郎几时来》,主体歌词为“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情郎,情郎回家慢慢走,妹儿眼泪湿衣裳”。其主体歌词和传统衬句“花花扇儿摇”、“红花对牡丹”、“十把红筷子”、“绣球花儿红”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妙趣横生地表达出爱情主题。在歌曲结尾处出现了副歌:“抓住郎腰带,问郎几时来;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后天才到小妹山上来!”这五句是紧跟主体歌词最后一句“妹儿眼泪湿衣裳”分手时真情实感的描写,回答了“问郎几时来”的问题,好似川剧帮腔,达到深化、渲染主题的作用。

曲调:巴山民歌的曲调由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或“羽徵交替调式”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徵调式民歌主要是大调式大声韵山歌。这种表现朴实、明快的大调山歌从北到南逐渐减弱。反映了北方大调式民歌对巴山民歌的影响。羽调式民歌从南到北逐渐减弱。反映了南方小调式民歌对巴山民歌的影响。交替调式是巴山民歌的最大特点,特别是羽徵交替调式最为普遍,这是南方小调民歌与北方大调民歌交融后的产物,如上个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的通江民歌《豆芽儿葱蒜叶》,就是一首典型的羽徵交替式,它与米仓山南广为流传的《送太阳》同曲异词,是我国南北民歌交融形成的典范。

巴中民族民间文化还体现在许多古风古俗上,有创世神话《女娲补天》,有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董永》,有历史人物传说《章怀太子》等,也有史实传说,如唐贞观年间镇压巴人起义的《斩巴蛇》等等,更有岁时节令习俗中的春节,灯火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正月十六登高节,中元节(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老年节)以及民间宗教庙会:文昌会、观音会、老君会、蟠桃会、佛祖会等;有人生礼俗中的“打三朝”、“办满月酒”、“开晕”、“拜干爹”、剃头礼,以六礼迎亲的婚俗、坐花轿、支客司押礼先生的各种礼仪,办生与祝寿、办学酒等;丧葬礼俗仍保持传统的“丧礼”和“葬礼”两大程序,丧俗基本上是春秋时的遗风,其丧服、孝服、祭奠方式、尸体处理、入棺程序、陪葬物品、棺材格局等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其葬法有“塞甘石岩”的“岩穴葬”、“吊棺葬”(悬棺葬)和“洞穴葬”。土葬有将尸体入棺土埋(墓坑葬)、墓穴吊棺葬(先用石头修好墓穴,尸体入棺后用铁链悬吊于墓穴壁上,上用石头起拱后埋土),城市用公墓土葬骨灰盒的二次葬属于火葬后的土葬;修建住房仍保留“看宅下基”、“架板筑墙”、“上梁立柱”、“开门扫坝”、“祭祀新房”等一整套与自然崇拜、植物崇拜等相关的古老风俗仪式。其房屋格局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和大量的干栏式吊脚楼房、茅草土墙房,个别地方还有半洞穴半干栏式房屋。城市中还保留不少由传统的柜坊、门、天井、厅堂、廊、庑式和青瓦粉壁组成的一进三退堂的四合院住房;民间饮食习俗中有烤制丁缸酒、醪糟酒;煮老鹰茶、酽茶、烤茶、糖茶等;还有民间普遍风行“十大碗”的宴客风俗;食品储藏仍保留了民间的烟熏腊肉习俗;手工技艺中的土法造纸在民间普遍流行,个别地方还有撞杆榨油、绞车榨油(俗称“小榨油”,价格偏贵)。还有传统印花布的印染技术、传统竹编技术和石刻技术等。恩阳河的泥塑,通江的剪纸,通江、南江、巴州的根雕也比较有名。民间烧造技艺在巴中市普遍保留,南江的土漆加工技术,巴州镇的土墨加工技术仍然存在;民间戏曲中的“爨坛戏”加“古彩戏法”表演在南江、通江、巴州民间流传;四川最好、最活跃的皮影剧团及皮影制作在巴州(李玉湘皮影剧团、张学林皮影剧团);巴州枣林的民间曲艺说春是我国这一曲种仅存的,说春的人——“春官”现仍在巴中、陕南一带活动。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巴中文化的基因文化。 绵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风云迭起的热土,曾是一片血肉浇铸的圣地。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12月中旬抵达四川省通江县,在此后的27个月时间里,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革命历史光辉灿烂,革命文物丰富珍贵,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当年有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万多人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共产生了27名共和国将军、128名省部级干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陈昌浩、、张琴秋、廖承志、、吴瑞林、傅崇碧等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全市现有馆藏革命文物10619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32件,文物2926件,一般文物7648件。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3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另据2004年调查,全市有红军石刻和壁书标语、文献、对联、布告等文物802幅。

全市现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省第四次党代会旧址展览馆等一批红军文物展示阵地,其展览馆已达到9个,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个、“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2004年,国家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巴中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名称为“川陕苏区——红岩精神”),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景区。红军文化不仅成为了融入巴中人民灵魂深处的重要文化,也成为了巴中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体文化,并正以闪光的文化精神特质代代传承。

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军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巴中文化。

壮族民族风情

瑶族服饰丰富多,不同地区和支系也有所不同。男女服装主要用深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一般束腰带,南丹县“白裤瑶”男子则喜欢着长及膝盖的绣边白裤;妇女一般着无领大襟上衣,以带束腰,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也有的着后长前短的过膝长农,在显眼处绣以彩色花边,现年轻人平时多着汉装,只在庆典时换上民族装。妇女头饰式样繁多,风格别致,常戴耳环、手镯、银牌等银饰,乘上彩色丝带,大瑶山部分妇女头上戴的弧形大银钗,重量达1斤左右,从瑶族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及属于哪个瑶族支系。

饮食:瑶族饮食以大米、玉米、红薯、芋头为主,部分地区盛行“打油茶”,大瑶山瑶族喜欢腌制“鸟酢”、“兽肉酢”,并作为待客上品,有的则腌制熏猪肉、熏牛肉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居住:瑶族住房为竹木材料,一般一栋三间,长方形,也有的建成干栏式楼房,多依山建造,聚族而居。

婚俗:瑶族未婚青年男女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庆典、集会和农闲走村窜寨,通过对歌或其他途径建立感情,互赠信物,自主婚姻;也有的须经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成婚。瑶族招婿现象较为普遍,一般不与族外通婚,随着经济发展,与外界交往逐渐密切,族外婚也开始增多。

丧葬:农村瑶族丧葬以土葬为主,有部分地区和支系实行火葬、崖葬、挂葬。

禁忌:妇女生产满月前不喜欢外人来访;婚嫁日期不能选在父母的忌日;男女对歌时不能坐在同一张凳子;在妇女面前不能说粗口;堂屋内不许吐痰;男人忌讳坐在碗橱前面。辈男女以兄弟姐妹相称,忌讳“姐夫”、“妹夫”等称呼

瑶族人民丰富多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居家习俗

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现在,“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

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砖木结构,上盖青瓦、二层窗户形式的“三间堂”楼房。楼上虽有窗户,较矮,不住人,用作储存室。中堂开大门,两侧有侧门。

生产习俗

进入大山区的瑶族,当时因地广人稀,实行插标占地,刀耕火种,“种了这山种那山”。后随着人口增多,封建统治势力逐渐向大山区深入,瑶民的土地逐渐被侵占,为了生计,被迫借土耕种。借土的条件:“种树还山”。即瑶民在借种的土地上,播种作物时,要为“山主”种上林木;在护理作物时,要结合护理林木,待林木成长,土地不能再种作物时,才把土地和林木交还“山主”,再到别处借土耕种。造林,习惯“插条”和林粮间作。

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旱禾、小米、乔麦、山芋为主,间种油桐、棕片、茶叶、药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烧垦的草木灰。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斧头,辅以竹木工具。运输主要靠人力背、挑。背篓是瑶民最习惯用的运载工具。劳动形式,以户为单位,男女同劳动,需要请帮工时,被请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帮助。垦植大片山场,则取按户或按劳动力入股,秋后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体劳动。

打猎是大山区瑶族人民的生产内容之一。主要是打野猪,只要发现野猪危害作物,就集体进行围猎,直至捕获或赶走为止。围猎时1~2人带猎犬觅踪,其余人守卡。捕获野兽的分配既使是背着的小孩,也可分得一份。个人捕猎,主要是放套绳和装弩。

婚恋习俗

婚前交友 历来,瑶家青年男女,交友恋爱,比较自由。在生产劳动,赶圩作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行为,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友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方备一包袱,内装云头鞋、带子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

在大山区,盘、赵两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为异姓通婚。但瑶汉一般不许通婚,民国时期,稍有松动。解放后,民族交往日多,团结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开。

婚姻形式 主要是“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子女承祀、财产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结婚仪式 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接亲友(有的不请自来),“坐歌堂”通宵达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负出门,然后,本村姑娘陪送打伞步行到男家,举行拜堂仪式,接受亲友祝贺。

离婚与再嫁(赘) 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离婚。一般请村寨老人“喝茶”,提出离婚原因,经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夫妻拿一节竹筒到山上,一刀劈为两半,各执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寡妇再嫁不受限制,但严禁兄终弟继、姐去妹继的婚姻结合。解放后,瑶族人民按“婚姻法”规定办理手续。

哭嫁 姑娘出嫁前,遍接至亲好友及村中姐妹,来家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夜晚设酒宴。宴后齐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语逗乐,“坐歌堂”。新娘则按辈份依次向亲友“哭嫁”,亲友赠送“红包”。

打新郎 婚后三日,新郎回门到岳家,女方村中妇女,相约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后不可虐待新妇。有的村寨,则是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到岳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锣打鼓(有时还要耍龙舞狮),向新郎祝贺,新郎则回赠“红包”,这也叫打新郎。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村妇女小孩索取“喜彩”钱,否则,便不罢休,有时弄得新郎大为尴尬。

壮族简介

壮族有哪些民俗风情,简单些 10分 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族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梗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广西的民族风情都有哪些? 广西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鬼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此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和“祝著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和“花炮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 *** 的“古尔邦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跳弓节”、水族的“端节”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节日因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的差异而各展风韵。

壮族三月三歌节

是壮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举办的时间各地不一而称呼也不尽相同。壮族歌圩之俗源远流长,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后历代均有史书述事,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有关歌圩的图书记录更为翔实,歌圩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差不多。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歌圩的主要活动。对歌分组有男对男,女对女,男对女三种,以第三种最吸引人。每组起码有歌师一人,专司编歌之责;歌手2人以上,多可达10余人,专司引吭高歌(其中也有配音的)。若无歌师,歌手亦编亦唱,身兼二职。各地对歌的程序大同小异,常见的有游歌、相见歌、求歌、初交歌、深交歌、盘答歌、离别歌。歌圩期间,除对唱山歌外,还有抛绣球、碰蛋、抢花炮、打扁担、演壮剧、唱师公戏或唱茶等项传统项目。现代歌圩还增加了物资交流、文娱体育比赛和经贸洽谈等活动。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各壮族聚居地最为常见。百色、田东、田阳、平果、凌云、德保、靖西、天等、崇左、宁明、龙州、凭祥、马山、都安、大化、巴马等县(市、自治县)相当流行。每场歌圩人数多者可达数万。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作出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统一的民歌节。而南宁市的民歌节已发展为“国际民歌节”,常有国内外著名歌手参加,成了很有影响的大型民族欢歌盛典。(附壮族三月三歌节照7.5×4.8cm黑白)

瑶族盘王节

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如定期的,过节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则是在三年、五年或十年、十二年中请师公择定吉日举行,间隔的年数越长,节日就越隆重。节期长短亦无定数,单家独户过节者多以一天两夜为期,以联户或同宗共族过节者一般以三天三夜为期,最长可达七天七夜。年8月,来自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北京、武汉七省市(自治区)的瑶族代表(包括干部、学者代表)在南宁举行座谈,商定瑶族节日问题,按照有利于民族统一与团结、发展繁荣和求同存异的原则,一致议定“盘王节”为瑶族统一节日,并将过节的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得到了国内各地瑶族同胞的认同。至此,各地盘王节的时间趋于一致。瑶族崇奉“盘王”或“王”为本民族始祖。盘王节起源于对始祖的祭祀。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盘王节演变成怡祖、娱神、乐人兼有的民间节日。当今盘王节,其形式和内容均有变化和创新:一方面,过去盘王节冗杂繁琐的宗教仪式已经逐步改革,大操大办,糜费繁琐之风也有所节制;另方面,盘王节中表现瑶族文化精粹的歌舞如歌颂其祖先创世、迁徒、耕山、的《盘王歌》和表现其生产生活的《长鼓舞》等内容得到继承、发展和提高。节间还举办物资交流、商品展销及各项文体表演竞技活动,观者云集,盛况空前。瑶族聚居较多的以都安、恭城、富川、大化、金秀、巴马等瑶族自治县为代表,都可见到隆重的盘王节,参加人数一般都超过万人。

瑶族祝著节

祝著节又称“达努节”、“祖娘节”、“二九节”、“瑶年”,是分布在都安、巴马、大......>>

壮族的民族特色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处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请问壮族有什么民俗特色?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语言――壮语。壮语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语言,它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共同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中创造的。由于长期与 *** 相处,壮语不断地吸收汉语的用语来丰富自己。但壮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护自己的语言,所以壮语在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壮族后来分布到西南不少地方,语言都是大同小异,语根词汇变化很少。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戏--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活动,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 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 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 一说为纪念一对坚贞情侣。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 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或 称“三元教”、“师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壮语译音,意为做师)、“调芒庙(壮语译音,意为跳庙神)、“调筛”(跳师的谐音)、“唱师”等称呼。 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广西壮族的民族风情是什么?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和“祝著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和“花炮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 *** 的“古尔邦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跳弓节”、水族的“端节”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节日因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的差异而各展风韵。

壮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饮食: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抚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大)、小、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壮族的生活习俗: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的民族习俗是什么?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大)、小、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梗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壮族民俗风情和民族特点民俗建筑介绍 民俗很多已经消失,问现在的壮族也未必知道,建议找专业的书籍介绍。房子我小时候倒是见过,基本是木房子,上面盖着瓦片,木头结构。分三层,下面是架空的,主要养牲畜用的,因为广西多雨,潮湿,下面无法住人。中间是人住的地方。上面其实还有一层,是当杂物用的,或者用来风干粮食,因为以前都是生火的,有烟可以风干一些东西,比如玉米,药材,茶叶。房子其实就是吊脚楼,木头结构,木板围起来,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房子的最上面的中间有一根横木连接,是整个房子中最重要的一根。整个构造不用一根钉子,支撑瓦片的小柱子一般雕刻有花纹。推荐找些结构图来看,我只讲个大概,也就见过样,现在基本见不着了。

谁了解壮族历史和民俗风情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19年末总人口45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0%。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开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国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至于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广西少数民族一般穿家织的土布,上面有姑娘们亲自手绣的各种精美、复杂的图案,色泽艳丽,款式多样。姑娘场喜戴银制饰物,耳环、项圈、手镯、银钗、银扣等,看上去光彩夺目。人民豪爽、纯朴、热情、友善、崇尚美德,并且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每逢节日或者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人们穿上最隆重的服装,唱歌、跳舞,热烈的气氛会令游人深深陶醉其中。

广西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不可不看的四绝。

壮族的歌--壮族人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所以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恋爱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丧葬唱哭丧歌,还有互相盘考比赛智力的歌,宴请宾客唱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祷歌,教养儿童唱儿歌和童谣。每到春秋两季,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会集到特定的场所对歌,这种歌会形式称为歌圩,亦称歌节。

瑶族的舞--广西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一支保持了瑶族古老文化及习俗的瑶族同胞。他们的歌舞民族色彩极为浓厚,其旋律、歌词、服装、舞姿、形象与道具均独立构成。18种舞蹈尤以长鼓舞、捉龟舞、黄泥鼓舞、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为盛行。每年在中国农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瑶族节日都可以看到各种瑶舞的表演。

苗族的节--苗族以节日多、场面大而出名。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有苗年节、芦笙节、拉鼓节、芒歌节、新禾节、斗马节等众多节日,纪念丰收、祭祀等。节日中可以听到动听的芦笙曲和看到优美的芦笙舞表演,到苗寨旅游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拦路歌、拦路酒、拦路鼓、挂彩带、挂彩蛋、打酒印等众多苗族好客习俗的款待。

侗族的楼和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是我国闻名的木建筑,是侗族的象征。桥身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全是榫头结合,高超的建筑技艺令人惊叹不止。侗族的楼,包括吊脚楼、鼓楼、凉亭、寨门、水井亭等几种木结构建筑,都是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近年来,侗族的建筑艺术展,更是轰动了全中国,人们一致称赞侗族的建筑艺术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什么叫做客家人啊?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呀?

 壮族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总人口有100.45 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区,广西、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有语言,通用汉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历史

 壮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1958 年发现的“ 柳江人” 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 万年左右。可见早在5 万年前,壮族先民就广泛分布在广西一带。他们与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俚、僚、土。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 撞” 、“ 童” 。解放后称“ 童” 。1965 年改族名为“ 壮族”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 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 年《壮文方案》被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壮族音乐

 壮族约有人口一千三百多万,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境内。壮族属于汉藏语系侗语族, 他们有自己的文字, 信仰多神, 崇拜自然。

 壮族的山歌, 歌墟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多声部的民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乐曲中宽阔的音域, 时而大跳, 时而委婉的旋律进行, 显露了壮族山歌的风貌。

 壮族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庆节

 壮族人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居住在山区的壮族人民,还有个汲新水的习俗:春节那天,妇女们穿着新衣新鞋,鱼贯地来到河边水渠,挑新水回家。她们边走边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还模仿着六畜的叫声,这是祝福来年“六畜兴旺”的意思。汲回来的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据说,喝了这象征吉祥的新水,来年人们会更加聪明伶俐。“汲新水”习俗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赛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舂堂舞是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用来庆贺新年,预祝丰收的舞蹈。他们认为跳了舂堂舞,来年粮食堆满仓,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乐添丰”的俗谚。跳舂堂舞时,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妇女每人背着一条舂米之杵,撞打在长形木桩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之意,“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舞者各执扁担,围绕木槽,上下左右,边唱边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泼、场面热烈,欢快,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性格。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壮族节日其中一些和宗教活动关系密切,比如居住在云南的部分壮族,家历正月祭献“老人厅”,二月初二杀猪祭龙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龙,六月祭献杨六郎,七月十四的祭祖是比较隆重的,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鸭,供奉祖先。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H,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 *** 。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牛魂节

 农历四月初八。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过去有些寨子里还建有牛魔王庙,过节这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当地流行一个传说:当初陆地只有岩石、黄沙,牛王奉命下凡播种百草,原定跨3步撒一把草万,牛王记错了,变成跨一步撒3把,使得大地百草丛生,连庄稼都长满野草。天帝大怒,罚牛王下人间吃掉百草。但天帝并没有忘记它,每当它生日,便派牛魔王下凡看望、佑护牛王和它的子孙,为它们灭病去灾,由此便建起了牛魔王庙。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壮族婚俗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 土人” 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 姑表不婚。“ 依人” 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 依人,多早婚” ,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透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 唱流” 或“ 赶风流” 。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 沙人” 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 依人” 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 坐家” 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透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

 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 合八字” 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 合八字” 定 了终身。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 不落夫家” 的婚姻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 坐家” 或“ 落夫家” 。其实,此乃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风俗遗留。已婚女子在“ 不坐家”期间,社会观念仍认为是姑娘,有权与青年男子对唱山歌和进行其他自由社交。但若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以至怀孕,如被发现,须由“ 寨老” 调处,对通奸男子进行处罚,处罚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红布挂于门上,表示为原夫“ 接红” ;同时赔偿原夫部分礼银,以示歉意。此种情况,多不离婚,甚而原夫父母竞为其子解嘲,劝子无须介意。如通奸男子将女子拐去,原夫有权邀亲友追究,拐骗者必须向原夫退赔全部札金。已婚女子“ 不落夫家” 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 落夫家” ,反之则行改嫁。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

 壮族服饰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蓝黑颜色是壮族妇女的共同爱好,喜穿长裙短衣,头包青色绣花帕,腰系精致围腰。上衣分对襟和偏襟两种。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灿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

 壮族饮食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大)、小、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夯鸡等。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壮族建筑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 天间或5 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肜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 以女主人为中心) ,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壮族习俗

 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一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 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 入众” (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生产。

 壮族--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人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宗教

 古代壮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其先民由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壮族普遍崇拜祖先,每户正堂屋的神壁上都供奉“ 天地国亲师之位” 和祖先神位。

 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 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 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不少地区有巫公、巫婆进行占卦等。

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客家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的一支。自东晋开始,中原汉人几度南迁至今天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以后,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风俗的客家民系。尔后,客家人又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迁徙到国内另外 16个省(市、区)和港澳台乃至漂洋过海,流布于世界各地。

据有关学者估计,目前,源自客家民系的客家人总数为 8000万左右。其中6800多万人分布在中国内地19个省(市、区)的180多个县(市、区),约640万人分布在中国港、澳、台地区,50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客家人以独特的历史文化、爱国情怀、奋斗精神,为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和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 " 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风俗习惯

客家山歌: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内涵,耐人寻味。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但都是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身

山歌节盛况

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先日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客家酒俗文化

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喝酒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余兴未了,可再来一组或几组。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和对方协商,,征得对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算到谁,谁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从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另外也有“转汤匙”斗酒的,桌中摆一个汤匙,由一人旋转汤匙,待汤匙停止转动时,汤匙柄指向谁,谁就得喝一杯。除外还有“猜单双”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让别人猜单、双,输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谜等。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摘自《三明侨报》)

客家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不少的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提高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究竟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篇1

 广西壮乡三月三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有一年,壮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壮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达桂伴驾来到壮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土皇帝无奈只得免去壮乡皇粮。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到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壮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壮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达桂轻松地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了,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一计未成,又生二计。快到清明节了,土皇帝又把达桂唤到跟前,装着十分诚恳的样子:“达桂,你向来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达桂一听,就知道土皇帝又生恶意,但他毫不畏惧地说:“请皇上明说。”土皇帝眯着眼睛说:“清明节我需要一个像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你给我在一个月内弄来,到时重重有赏。过期误了大事要从严惩罚。”达桂十分轻松地笑道:“好办,好办。”

 二十天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三十天过去,达桂依然没有一点动静。限期过了,土皇帝派兵来抓达桂,达桂扛着一杆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见土皇帝:“皇上大人,壮家比山头还要大的猪头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宫殿后面的大山有多重。请皇上用这杆秤去称一称,我好回去把猪头抬来。”“这......”土皇帝哑口无言了。

 土皇帝见达桂聪明过人,留在宫殿里是祸根,非得除掉他,因此又想出一条毒计。一天,他把达桂叫到跟前:“达桂,你向来聪明能干,再过一个月就是皇后坐月了,听说壮家的公鸡蛋很有营养,你给我在二十天内弄490个公鸡蛋来,到时重重有赏。”达桂满口答应。限期到了之后,土皇帝派兵去抓达桂,达桂连忙施礼道:“非常对不起,我父亲正在坐月子。按照壮家的规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出门,到时我会给皇上送去公鸡蛋的。”兵差大喝一声:“天下男子怎么会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兵差无言以对。只好回去报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

 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土皇帝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哭呀!哭呀!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桂墓前祭奠。

 从那时起,桂西一带壮族人家为了纪念达桂,每年到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亡灵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祭品供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达桂的壮歌。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人们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三月三传统食物

 艾粑粑

 清明节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俗话说,“年年艾叶绿,岁岁馃泛香,当天,艾叶糍粑遍布柳州街头巷尾,得到很多人喜爱和追捧,艾叶糍粑也有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糍粑

 糍粑制作工艺精细。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 洁白晶美,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

 梧州纸包鸡

 说到梧州美食,很多人在第一时间会想到纸包鸡,这已经是名扬省港的食品,纸包鸡的威水史,主要表现在两大上,其一是街知巷闻的,陈济棠用飞机将纸包鸡运抵广州,食用时还是热的;另外一件是关于陈北水师傅的,1983年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与全国烹饪大赛,展示烹制纸包鸡的风,据说其技法和香味,令在场参观的***赞叹不已。

 特点:梧州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梧州乌米饭

 在广西梧州,吃乌米饭是“三月三”的传统习俗,很多人会选择在市场上买枫叶,自己在家里做乌米饭,三月三当天,街道上乌米饭飘香。乌米饭的口味分为咸、甜两种,有人说乌黑发亮的乌米饭有祛邪扶正,健身暖胃的`功效,吃起来也是相当美味。

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篇2

 核心提示

 过节美食必不可少。广西人的“三月三”,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特色美食也格外挑动人的味蕾。近日,本报记者访了南宁老字号壮家美食店,并搜罗整理了一些广西各地的“三月三”美食,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广西舌尖上的“三月三”吧。

 ●五色糯米饭

 说起“三月三”,大家首先想到的美食就是五色糯米饭。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很多外地人好奇五色糯米饭是如何做出来的,记者近日来到南宁市水街一家老牌粽子店,老板张美芬可是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专家”。她店里售卖的五色糯米饭多年来特别受食客喜爱,常常供不应求,每逢“三月三”,店里就忙得不亦乐乎。

 五色糯米饭看起来很简单,但工序却有些复杂。据张美芬介绍,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原料是红蓝草、枫叶、紫蓝草、黄饭花、糯米。因为所用的材料是纯天然的,对身体有益。

 五色中的“红”是来自红蓝草。先把红蓝草在沸水中煮出颜色,再把糯米放入其中浸泡,蒸出的红色糯米饭口味甘甜;“黑”是来自枫叶,先把枫叶打碎,用沸水煮或者浸泡,之后糯米泡5小时以上即可;“紫”是来自紫蓝草,一小把紫蓝草煮10~15分钟就能把水染成紫色,然后再放糯米进去泡5小时左右;“黄”是来自黄饭花,将黄饭花煮或者浸泡出颜色后,然后放糯米进去泡,黄饭花是中药材,上火可以食用。

 ●艾叶粑

 每逢“三月三”,大家在购买五色糯米饭时,会发现艾叶粑也很受欢迎。艾叶粑又称蒿子粑粑,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艾叶粑是把清洗好的艾叶用水煮后磨碎,加糯米粉揉成面团,放入芝麻花生等馅料,包成一个粑粑,艾叶粑散发出艾叶的香味。

 ●发糕

 发糕算是老南宁过“三月三”的一道特色美食了。据市民陈**回忆,小时候过“三月三”,她都要缠着母亲蒸发糕给她吃。

 发糕有焦黄、泥黄、雪白三色,焦**发糕是最传统地道的做法,后两种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口味的差异化而演变出的新品种。每逢“三月三”,不少南宁人都会准备一些发糕拜祖祭祀。发糕口感松软香甜,老少皆宜。

广西壮乡三月三手抄报 篇3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1、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2、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3、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4、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5、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说差异

 广西各地的“三月三”活动各有特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韩德明表示,广西各地过“三月三”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武鸣当地会举行特别的民俗仪式,如果想感受壮族过“三月三”的特色仪式和庆祝方式,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柳州的鱼峰歌圩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逢节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民间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并吸引了大批围观者的加入,场面欢腾而热闹,不少古老的山歌也因为该歌圩的存在而得以保留和传承。

 三江侗族的抢花炮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的“三月三”一到,各村寨便开始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的人相当于抢到了“头彩”,寓意着吉利幸福,获胜者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陆晓芹称,在“三月三”当天,这几个地方的人会起个大早,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到了中午,会选择在某一个祖坟前聚餐,“这种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陆晓芹说。在饮食方面,当地的糯米饭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会有在每碗糯米饭上面放一个煎鸡蛋的习俗。

 有讲究

 祭祀和对歌是“三月三”最主要的活动

 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教授黄桂秋认为,不管各地的过节形式如何,“三月三”的传统活动主要分为两项,即祭祀和对歌。而在壮族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桌上一定少不了五色糯米饭。

 在“三月三”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为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除了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外,因为五种颜色代表着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庄稼丰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而五色糯米饭有驱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适当进食一些五色糯米饭,有利于驱赶身体内的寒意。

 韩德明称,每年不少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始祖,即多个家族一起共同祭祀同一个祖先。由于公祭始祖较为重要,几乎每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被要求回家参与。

 公祭始祖大体上分为重新推土、烧香、供奉祠堂等多个礼仪步骤。在供奉祠堂时,一些村落的族长会拿出族谱和家规进行宣读,韩德明介绍称,过去,这些族谱、家规大都强调孝道,但如今随着观念和文化的进步,这些族谱、家规的内容有了新变化,即在悼念祖先的同时,还起到了教育后代、加强邻里、族里团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规范后代的行为有警醒的作用。

;

1、婚姻:

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见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家长制,妇女地位提高,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

2、丧葬

丧葬过去通行土葬,现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农村也逐渐推行火葬。

3、饮食

饮食以米、面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鱼、蛋类,注重烹调技术。

4、建筑

住房大中城市多为楼房,也有砖瓦平房;农村北方地区多为砖瓦平房或土木结构的平房,多为一户或二、三户一院。

5、服饰

汉族衣着历代变化较大,男女多为对襟或斜襟上衣和长裤,夏季多穿浅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蓝色衣服。?

6、节日

主要节日为春节,最为隆重,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扩展资料

汉族的宗族传统观念:

在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观念中,仍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实际上汉魏以来,汉族数以千计的诸多姓氏中,有些发源于远古氏族,有些发源于先秦封国,或祖先的居地、官职与名字,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融入而增加的姓氏。

即使同姓,也有因赐姓或其他少数民族融入而用汉姓等情况,并不意味着血统上系同一来源。在宗法制度下,汉族的亲属是以父系为中心论亲疏。父系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祭祀祖宗,不断血食烟火,被认为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无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

这种观念极大地影响着汉族古代的人口观,有所谓“多子多福”的说法。

中央网-汉族

热门文章